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我们要学习的一乘圆教是从《法华经》中得到的一佛乘思想。《华严经》也讲一乘教,华严宗所讲的一乘圆教是指一真法界的大圆满教法。天台宗的一乘圆教和华严的圆教思想角度不同,义理也有一定的差别。
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一乘圆教,就是天台宗智者大师判别佛陀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中的圆教。这八教又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法四教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圆教是最圆满、最究竟的教法,佛陀出现在世间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讲圆教的教法。
一乘思想是标榜成佛为唯一究极果位。三乘正法中有三贤十圣位,菩萨修行的位次,如果算上凡夫的位置,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但是最终的真正目的是要大家成就妙觉极果。我们妙果寺就是指佛的果位,叫妙觉极果,简称为妙果。
一佛乘思想主张三乘都可以成佛,还不只是三乘,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过去也有人把众生分为五种根性,比如二乘种性的人只能成就罗汉,菩萨种性的人只能永远做菩萨,一阐提种性断善根的人就永远都只能在恶道里,成佛的种性就只能成佛,还有不定种性,就是不确定你到底会成就什么果位,根据你努力的情况,努力到最后能成佛那就成佛,也可以先成罗汉再成菩萨再成佛。
但是天台宗根据佛所说的《法华经》思想,认为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所以主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正法都能成佛,《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乘圆教的思想。
1.三种修行方式
依据《法华经》所说,我们实践佛法的修行方式有三种,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声闻乘是修四谛法,就是观察苦、集、灭、道,知道人生是苦,找到苦的原因,把苦的原因——我执我见断除了,就能够证入涅槃,然后通过修习八正道、四念处这种种法就能够得到解脱。现在的南传佛教基本上都是这样修行,这叫声闻乘。
缘觉乘通过观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都是缘起而无自性都是空的而悟道;也有听佛讲十二因缘而悟道的。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通过顺观十二因缘和逆观十二因缘,就能找到我们的爱恨苦乐等一切情绪的源头在哪里,找到了整个烦恼痛苦的根源,也就能找到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从生命生灭轮回的生灭相来说,它的根源就是无明,所以禅宗让我们参话头,就是直接从无明上开始下手。无明是什么状态呢?无明就是你心里没有动,什么妄想分别都没有,这时候虽然说不出来世界的样子,但是你确实很清楚,只是这种清楚还不是真清楚。
比如说你坐在这里,眼睛的视力所及和耳朵的听力之所能及的只有这么一点空间,其实对外面别的世界还是不清楚,这就是无明。所以对我们来说,无明是内心不了解宇宙真理的相状。无明本身如果稍微扰动一下,我们就开始产生分别心,有了妄想分别,就有了情绪上的好坏,然后就有趋乐避苦的心来指导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就是缘觉乘修习十二因缘所要觉悟的真理,当他把无明破过去了,就知道原来轮回核心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是不存在的。
独觉是自己观察缘起法而悟道的,他住在深山里面无师自通。没有老师讲法,他坐在那里观察飞花落叶,春到百花开,秋到黄叶落,叶落了以后就随流而去。当他看到一片树叶掉落时,就能体悟到我们的生命就像这片树叶,我们出生时树叶长出来了,年轻时的树叶生机勃勃,人老了树叶开始枯萎,有一天死了,这片树叶也就随业飘零。这一切都是由因缘条件具足而生起,生和灭都是缘起法。当他观察到缘起法的背后,其实没有一个可以永恒执的自我,内心的自我意识马上消除,因为自我意识而带来的一切轮回痛苦也马上消失了。
菩萨乘就是修六度万行,通过持戒、布施,把自己的能力与众生分享。先要舍弃内在的自我执,不仅舍弃对物质的执,也要舍弃对精神的执。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修好了,最终也会开发智慧。就是在轮回中不再有自我的概念,那么内在就因为无我而产生了智慧。因为有了无我的智慧,他就不在轮回中驻足,所以有智慧故不住生死。
同时菩萨又有强大的责任感和慈悲心,不忍心看到众生受苦。菩萨在因地受苦时,就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告诉自己修行的方法,让自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发愿,如果有一天解脱了,我一定也要帮助那些不懂得解脱的人,告诉他们解脱的方法。所以当菩萨具足了不住生死的智慧之后,就因为有这一层慈悲心,还会回到轮回来,与大家一起生活。因为有慈悲他就不住涅槃,生生世世随顺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法中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所以大乘菩萨的心胸非常宽阔,而且他的生命力非常强大,愿力有多大生命力就有多强。
当菩萨发菩提心要利他时,内心还是有一个强大的分别心,认为众生太苦了,他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还是把佛看得非常高,把众生看得非常苦,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帮助更多的痛苦众生得到解脱,因此他对整个生命的认识还是不完整。
最究竟的还是一佛乘,只有成佛以后,才能够于十方法界,对一切众生的生命景象都能够圆融无碍,这才是真正明白了佛法的实相。所以《法华经》就告诉我们,前面的三乘正法都是权巧方便,都是阶段性的教育,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去开佛知见,最终要汇入佛陀的一切种智萨婆若海,最圆满的大智慧海当中去。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经里面用三车比喻三乘正法,火宅比喻三界无安,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房子已经破朽不堪,快要倒塌了,同时还在着火,里面还有很多毒蛇、蜈蚣、虎狼狮子等危险、狠毒的动物,有很多不懂事的小孩在里面玩得很开心。这比喻我们三界之内的凡夫众生,不懂得五欲过患,每天追求财色名利,还玩得很开心,不知道火已经烧到眉毛了。慈悲的长者就在外面叫他们赶紧出来,小孩玩得正开心,不想出来。长者就告诉他们,外面有比里面更好玩的东西,有最漂亮的羊车、鹿车,还有牛车,出来的人每人都有一辆。这么一讲,小孩子就马上找一个门跑出去了,等他们跑出去之后,火宅就烧毁了。
当他们逃出去以后就问长者,你先前许给我的车在哪里?玩具在哪里?长者就分别赐给他们,喜欢羊车的就给他羊车,喜欢鹿车的就给他鹿车,喜欢牛车的就给他牛车,最好的还是长者自己坐的大白牛车,长者告诉这些孩子们,大白牛车才是每个人真正都应该有的。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菩萨能够自利利他,心胸宽阔,非常了不起。大长者的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
佛讲这个比喻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学习三乘正法都能够从三界轮回的火宅中跳出去,但是归根结底,三乘的人都还没有完全了解生命的全部,还没有完全了解诸法实相。但是如果一些人很喜欢羊车、鹿车,外面没有羊车、鹿车,他们就不出来了。比如有些人觉得生活很痛苦,就想赶紧解脱,你如果告诉他不用解脱,生死就是涅槃,烦恼就是菩提,他听不懂反而觉得没劲了。所以要对机施教,给不同喜好的人讲不同的教法。
2.众生皆成佛
佛陀讲了四十多年法之后,把和不同根性的众生相对应的法都讲完了,最后在法华会上总结时就告诉大家,前面为你们讲的羊车、鹿车、牛车,都不是真正的目的,生命还有更重要的宝藏没有打开,就是要汇归一佛乘思想。大家要知道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其他的二乘、三乘全部都是方便说。
一佛乘教法就是说小乘的声闻、缘觉教法,最终都将与菩萨乘的行者相同,目的就是众生都能成佛。大部分学佛的人只要听到了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就会慢慢地形成一佛乘的观念。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好像连了生死的希望都没有;还怀疑自己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当观察内心证得了无我可以得解脱,还是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去度众生,他总是要怀疑。
学了《法华经》就要知道不能怀疑,成佛是我们的本分事。换句话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我们的内心就是灵山就是佛。学佛的意义就是要让我们能够在身口意当中,让自己的愿力和一佛乘相应,和圆满的教法相应。不要觉得自己只能得到解脱,更不要小看自己觉得自己不可能解脱,甚至有些人还觉得自己肯定放不下钱财、名利、感情。如果这样局限自己,在修学上就毫无利益可言,所以我们要把心胸放得宽阔一些。
声闻乘和缘觉乘的教法只是一种权巧方便,权就是权宜之计,巧就是善巧。佛经里面也比喻二乘方便教法为黄叶止啼,就是小孩哭起来了,想要好玩的东西,大人就抓一把黄色的树叶告诉他,这是最好玩的东西,小孩马上就不哭了。实际上大人也知道这不是最好的东西,真正好的是无价宝藏。所以权巧方便只是针对众生的根基而言,并不是佛陀的本怀,佛陀的根本愿望就是把佛的境界给我们,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如果我们不懂得成佛的境界,也不想成佛,那么佛的愿望就落空了。
佛陀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就是要引导一切众生终皆成佛,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成佛,佛的责任就没完成。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以成佛为最终目的的一乘教法,才是佛陀弘法的真正意趣所在。这种主张也是《法华经》最主要的特色所在。
佛法经典都各有特色。比如说《心经》,就告诉我们怎么能心得解脱,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金刚经》让我们能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般若系的经典是让我们打开般若智慧,生起空、无相、无造作的智慧。《阿含经》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轮回、生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痛苦是可以解脱的;《维摩诘经》和《阿弥陀经》这些方等典籍,都是告诉我们要回小向大。
因为我们平常最习惯的生活态度就是自私自利,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和亲人在一起也是一样。自己的利益是第一位,旁边的人是第二位,再远的就是第三位,依次往排。这种状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需要我们努力消除。
大乘的方等典籍,包括《维摩诘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圆觉经》等很多经典,都是让我们要心量广大,要发愿度众生。大乘经典里的菩萨们,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宁愿舍弃自己的头目脑髓,在所不惜。佛经的这种教导就是要让我们在内心中突破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层层地突破。小乘虽然只是自求解脱,但是也要破除凡夫自我意识的我执,只是他在破除了自我意识以后,却生不起利他的心来,他需要回小向大,以大乘法度一切众生。
3.诸佛方便力
《法华经》经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就想要把自己证悟的佛法告诉大家,但又觉得众生很难相信。如果直接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就有可能会被诽谤,众生如果谤佛就会堕落,佛陀不希望众生堕落,就想立即入于涅槃。这时天人、护法神马上跑出来劝释迦佛,你一定要为众生讲法,过去的十方诸佛成佛之后都是为众生说法的,再三请求佛讲法。
释迦佛就把自己亲证的境界分为三个台阶,一步一步地接引众生,也就是把一佛乘分成三乘来讲,不需要让大家立即相信众生都能成佛,先让大家认识到生命有痛苦,痛苦是可以解决的,这样一步一步地来。于是佛以方便力,先为五比丘说四谛法门。这时十方佛皆现,赞叹释迦佛说:善哉释迦,人天之导师。
 
《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就是一切佛的国土当中只有一乘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真理只有一个,但是你可以分开几个阶段去了解、趋向真理。比如我们想进入妙果寺,妙果寺肯定只有一个,但是你可以分阶段了解妙果寺,先到天王殿,再到大殿,后面到地藏殿,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了解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了解的都是整个妙果寺的一部分。
所以三乘正法,六道轮回甚至十法界的每个众生,虽然业报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都是生命实相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包括自己的身心世界、亲人朋友这一切状态,哪怕是梦境,都是我们整个身心实相当中的一小部分,只是我们了解的太少而已。
生命在轮回的这一小部分总是颠倒变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从声闻乘开始就可以稳定下来了。从声闻乘开始破除我执了,所以声闻、缘觉、菩萨才是佛度众生的三乘教法。换句话说,如果还没有证得声闻乘,还没有破除我执烦恼,比如人天善法只是教我们做好人,做好事,种善根,从严格意义说,这还不是佛法。
人天乘善法让你修禅定,思想境界高一点,身心愉悦一点,气功练得好一点,身体健康一点,这些是外道也能达到的,是外道和佛法、圣人和凡夫都可以达到的。所以说这些不能代表佛法,也不能成为佛法的特色。做好事不是佛法的特色,坐在那里即使禅定功夫很好,身心很愉悦,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不是佛法的特色。无想定的人都可以证到四禅禅定,就坐在那里保持无想,这还是没有证悟的外道,如果在无想定当中去世了,果报就是第四禅天人的福报。
所以世间法和佛法有共通之处,但是不能作为佛法的特点。只有三乘法,从破除我见得到解脱,也就是初果罗汉开始就是佛法的特色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虽然要一步一步从眼前开始,慢慢地改恶向善,求福报种善根,然后持戒、皈依、发心,从这些基础开始做,但是我们的目标一定要看到声闻乘,要解脱生死之苦,要有出离心。如果眼光再高一点,我们就发菩提心,希望自己能够成佛度众生,这样我们的目标才与佛的特色相应。如果没有成佛的目标,我们就和世间法没有太大区别,从因果上说,也就是行善积德,以后享受一些福报,福报享完了依然堕落,就像你赚钱很辛苦,钱花光了照样还是穷光蛋,不见得可以保证自己能够富下去。
在修行上一佛乘分别说三,最后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真理只有一个就是成佛,无二亦无三,就是二乘、三乘都不是真理,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除佛方便说,方便就是先说其中一部分。方便品也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我们发菩提心要成佛就是菩萨,从凡夫菩萨到圣人菩萨都向往成佛。如果我们不向往成佛,只求解脱就不是菩萨,那么就不能最终证悟诸法实相,最多也只能明白偏真涅槃这一部分真理。如果能够如法修四圣谛的话,就可以得到解脱,没有生死轮回之苦也很好。但是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会停留在涅槃境界里面出不来了,这样的生命实际上还是很狭隘局限的。
4.纯圆独妙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一乘的这个一就是纯一、纯圆。雪山上的雪水就是纯一无杂,纯圆就是纯一圆满的教法,意思是圆满的真理只有一个而且是独妙妙是指不可思议,妙名不思议也。因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境界都不够圆满,大部分凡夫都是直线或者平面思维,很多人连立体思维都做不到。平面思维就是如果别人骂你,你就觉得他是坏人,直接的反应就是这样,这叫平面思维。如果是立体思维,知道他骂自己,会想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会看到他背后的动机是不是为自己好,如果挨骂以后自己修行更精进了,那么还应该感谢他,这就是立体思维。
但是立体思维和平面思维都不究竟,你要看到整个前因后果,表面现象和内在的本质,甚至要明白骂人的声音相和它内在的本性、语言文字都是缘起性空。看到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性空。明白了性空的道理,又明白了缘起一切法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明白了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等诸法实相,这才是真正的妙。
大家都习惯于直线和平面的思维,比如说你家里人和别人吵架了,你肯定会站在自己家里人的角度说话;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了,你肯定有爱国思想,会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去批判别人;如果你在人间跟天人吵架了,也会觉得天人都是坏人,就是我们人间好,阿修罗跟天人吵架就是这样。所以很难把整个宇宙法界纳入一个全面圆满的角度来对待,做不到圆融整体地思考问题,只有圆教才能站在圆满的高度来理解分析我们的人生,所以它是纯圆独妙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