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妙法就是十法界、十如是权实之法,其中九法界之十如是为权,佛界之十如是为实,此权实之法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故曰妙。
1.十法界与十如是
十法界就是指我们的生命有十个层次的区别。凡夫有六个层次,叫六道轮回,就是地狱、恶鬼、畜生、天、人、阿修罗。这六道,再加上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六凡四圣加起来是十法界。我们说,“毕竟轮回六道中,风光不与四圣同”,我们在六道轮回中都以我执、法执为核心,所以和四圣不一样。四圣当中,声闻和缘觉这两乘,已经破了我执,还没有破法执;菩萨破了我执,法执已经破了一部分,还没有完全破;要完全破除我法二执,破干净了,无明破尽,才能成佛,这是四圣的法界。
十法界当中每个法界都有十如是,都是诸法实相,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善的凡夫,还是恶的凡夫,无论生命呈现出的是什么样的状态,都属于我们生命真实状况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莫名其妙地打妄想,这是生命实相的一部分;我们莫名其妙地做梦,梦境是假的,但梦境也是生命的实相之一。
你会打这种妄想,说明你曾经把这个妄想的境界储存到了你的阿赖耶识当中;同样,你做这样的梦,说明你的内心当中就有与梦相应的影像存在里面。所以这些虽然是假是空,但实际上也是中道实相,我们既不能执以为真,认为和眼前的一样真实,也不能完全把它忽略掉。
我们要对生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是片面地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比如说,如果以现实为标准,我们可以不去计较所有的梦境,认为那些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实的。如果拿物质作标准,那我们的整个精神世界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可以忽略精神世界吗?我们对待物质的所有态度都是由自己的思想观念来决定的,对物质的态度就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无论妄想、梦境还是清净心,这一切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点,这就是十如是。
我们会在后面第四讲专门讲诸法实相,也就是讲十如是的内容,在这里就不详细讲了。十如是就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这十个。《法华经·方便品》里面讲:“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就是说即使在凡夫位上,我们有任何一个念头,或者任何一个举动,都包含这十个方面的内容在里面,但我们可能会片面地认识到其中的某个方面。
比如说我举手,手举起来的样子是相,这个相大家已经都看到了,这叫如是相。我的手有举起来的性能,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叫如是性。任何一个事物,只要有相在那里,它的功能也在那里,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就只看到相,忽略了它的功能,所以叫着相凡夫。
如是体就是我能够举起手的背后,一定有实质的本体。很多人认识不了这个体。手是四大假合的,我们只是看到了这只手的外相,它内在的本质完全是空。手是地、水、火、风四大材料组合而成,如果没有了这些材料,手就没有了。手的本质是缘起而性空,不是断灭空,它还能够举起来,说明它的本体是因缘和合而无自性的空性。
你们能看到,我举手有举手的力量,叫做如是力。每个事物都有它的作用,叫做如是作。手一举,它的因在哪里?是因为我在这里讲,你们在这里听,我想表达这个意思就举起来了,小到起心动念,大到人生的抉择,都有它主要的内因,叫做如是因。如是缘就是外在的条件,并不是我想举手就能举的,必须有条件才能举。如果我莫名其妙地举手,大家会觉得这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了,即使有问题也要有条件才能有问题的,这里至少要有空间,前面没有东西挡住,我才能举起来,所以外缘也要具足。
如是果就是结果,手已经举起来了。如是报就是每个人对这个结果的理解和体会都不一样,我知道自己举手的性能在这里,有些人也明白了,但有些人说,“你不就是举个手嘛”,所以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接受这个世界,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这就是如是报。从举手,到把手放下来,从本到末,从开始到最后,叫做如是本末究竟。一个动作就把十如是全部都包含在里面了,凡夫的每个妄想,每个动作都有十如是。
2.权法与实法
九法界众生的十如是为权法,权是权巧方便,是暂时、不究竟的,不是最后的目的。因为我们在我执的基础上所了解的一切万法,都是通过第六意识的妄想来构造的。虽然妄想也是十如是之一,但是我们并没有悟到生命的本质是远离妄想颠倒。在这一切相的执着中,所理解到的还只是一个片面,只是一个过程。假如我们听闻教理时感觉很明白,但是自己的受用并没有圆满,这就叫做权,是现在用来改造自我的权宜之计,改造到最后就会发现其实不需要改造。
就像衣服脏了,要用肥皂粉、清水去洗它,最后把衣服洗好、晾干,恢复本来面目了,你才发现衣服本来就是干净的,其实不用洗。但是衣服脏的时候,你就看不到它是干净的,必须洗完以后才能看见干净的样子,这个洗的过程就属于权宜之计。如果衣服干净了,还天天拿去洗,就不正常了。
学习佛法也是一样,当你懂得了佛法,并且能够落实在心行当中,你的脑子里面就不应该还有个佛法的观念。如果还有,在那里佛里佛气的,每天都表现出和别人不一样,到最后精神可能就不正常了,这样的人也很多。法是给我们受用的,有烦恼就是有痕迹,你的痕迹和别人都不一样,别人一看就不习惯,你烦恼,别人也烦恼。如果你已经把心里面的污垢烦恼都消溶了,任何痕迹都没有了,就像佛菩萨和那些大成就者,他在畜生道当中也活得很好,在人道也活得很好,他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好,原因是他个性的那种张扬已经没有了。
大家在修学路上,或者在人生路上,你所掌握的知识,所获得的人生境界基本上都不究竟,还可以对比,需要努力。只有佛的法界才是真正不退转了,九法界的众生都有变化,还有动摇。六道轮回是属于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人生几十年过去,来生又是一段了。我们这一世出生,早就忘记了前生在哪里。吃饭也是一段时间吃一次,叫段食,中午吃完,肚子饿了再吃,也是一段一段的,我们凡夫对于自我的无常并不是很了解。
声闻、缘觉、菩萨是属于变异生死。虽然他已经知道自己过去生在哪里,来生会去哪里,就像我们知道昨天、今天、明天一样,但在这中间有微细的变化,还有一个自我意识在,认为变化的那个是我,实际上是有一个法我,不是具体物质的自我,还是有变异的生死。只要在生死当中,所证得的一切境界都是权宜之计,都是暂时的。有些人觉得自己开悟了,好像一了百了,不需要用功修行了,这都是吹牛,不符合实际,只有成佛了才是契入到实法。
实际上,我们学佛法、修行、证悟的过程也有权有实。如果我们只是通过闻思佛法理解了,好像是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掌握了,这就是世间的权宜之计,学的还是世间法。世间有相有为的法都叫权宜之计,都是方便法。然后,如果我们归于无我,归于空性,归于解脱,归于第一义谛,这就是实法。
对我们来说要从两个方面修行。我们要做好人,做好事,做义工,修福报,这是权法,权宜之计;我们要修行解脱,要证得涅槃,要成佛,这叫实法。只修权法,在方便当中会流浪生死,自己不能自在;只有证得解脱,破除无明以后,才算脚跟落地,生命才真正有了自由。所以对我们来说,证悟的过程也有权有实。
站在九法界众生的角度看,权实二法皆为权法、就算是声闻、缘觉、菩萨,也是暂时的,只是中间的一个过程;从佛的整个诸法实相来看,权实二法皆为实法。释迦佛在印度诞生,讲经四十多年涅槃,还示现了和我们一样生老病死的过程,大家觉得这应该是权吗?但是他用了一下又扔掉了,所以实际上对佛来说,他的起心动念也好,千百亿化身也好,待人接物、吃喝拉撒,一切都在诸法实相的范围内。
九法界众生,六道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他所证得的诸法实相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我们早晚课都要绕佛,绕到了哪个角度,只能看到那个角度的佛。九法界众生认识事物都是片面的,像盲人摸象一样,就算把第一到第九面都认识到了,第十面还是认识不到,总是差一点,这叫权法,不究竟,但是我们总会执着于自己所认识的就是全面的。佛已经认识到了十个方面,他从任何一面都能看到十个方面,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有些人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部分比较具体。中国有个词叫举一反三,你到别人家里去,人家到底高兴还是不高兴,你不知道,你就看他的态度,态度好了,你觉得他是高兴的,态度不好了,就觉得对自己不太尊重。凭什么说他不尊重呢,要举一反三,从他的一个动作,你就知道他后面想说的是什么。你看四方的桌子,前面是个平面,就想到后面也是个平面,举一反三就是从前面的样子推测出背后是什么。
佛证得了诸法实相的十如是,把十个方面全部都掌握了,他要表现为哪种状态,对他来说都完全一样。我们现在对三恶道很害怕,对三善道的感觉还挺好,对解脱都很向往,对菩萨更向往,如果能成佛就最好了,我们就是带着这样一个取舍的心在这里修行。没有取舍也进步不了,所以必须要有取舍的心。但是对佛来说,他已经把十法界完全看清楚了,所以他不需要取舍,今天到地狱里面表现一下没关系,明天到菩萨法界度众生,也觉得挺好,佛的权实皆是实。
3.三谛三观
佛法界的十如是都是实相,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即空就是十如是的任何一法,十法界的任何一法,每个法的当体都是空的,如果不能契入空性,就不是佛法。那么西方极乐净土、东方药师净土,十方诸佛净土的核心都是空性,所以《心经》里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你不能见到空性,你就会执着,哪怕执着一点灰尘,这个灰尘就会让你在这里受苦。
只有契入空性才能了解到,生命的一切有都是在空中显现出来的。地球是在空中显现出来的,楼阁也是在空中显现出来的。这座楼阁今天显示是一座楼阁,如果有一天拆掉了,这里也是空。因为你脑子有空,才会有想法,如果你正在想事情,脑子没有空,就像你念念不忘地在那里念阿弥陀佛,就不会想到其他想法。所以一切想法也都是以空为背景显现出来的,这是世间的虚空。心性犹如虚空,就比喻心性像虚空一样能够显现一切万有。
即假就是一切显现当处宛然,柳绿花红不相紊乱。一切有的显现都是以空作为核心,随缘映现,有这样的缘和业,就一定会有相应的表现。世界对我们还是很公平的。你长得高还是低,是业感召来的;长得漂亮还是难看,是业感召来的;你是胖是瘦,也是业感召来的;你是长寿还是短命,也是业感召来的。一定是自己背后造了身、口、意这三业,才会感召到这样的结果。这一切有的显现,都是非常规范地按照因果缘起的规律来展现。大家在哪方面努力得多些,在这方面的本事就显现得多一点。如果你从来没有学过佛法,对佛法就一窍不通;如果你把很多时间放在佛法上,真正地去闻思,那你对佛法就会通达起来。如果你从来没有搓过麻将,打麻将肯定会输;天天打麻将的人,肯定经验就会丰富一点。行善积德和造恶,都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因和缘,就会有这样的果,所以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都是假象。
假象和空是没有分开过,一切假象都在空当中显现出来,叫做即中。既是空,又是假,又是中。我们用语言分析,把析空、体空都在一起来分析了,真正天台的圆教,称为微妙不可思议。有句话讲,摩西索罗天的三只眼睛,是个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就是代表空、假、中三个角度,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样。意思就是他只要讲一个空,在空的意思里面已经包含了假和中;如果讲假,假里面已经包含了空和中;如果讲中道,那就已经把空和假都包含在里面了。世间的语言是有限的,我们讲一句话,只能是一句的意思,讲空那就是空的意思。
但是圆教的三谛三观、一心三观的意思则告诉我们:要想认识世间,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这种思维方式。当师父讲到空时,你就知道空里就已经包含了有,还不只是有,中道也在里面了。看到经书里面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都是假的,你就执着缘起法,其实假里面还蕴含着空,实际上有和空是相互融摄的。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让你去拜佛,不要觉得这是着相,拜佛的同时就没有着相,不着相就是空;那么不拜佛时心里仍然有恭敬的意思,没有区别。所以讲空时,一定已经把一切世间的有都包含在里面了,讲有时,空也已经在里面了,这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圆教观念。
妙法莲花是比喻要让心契入空、假、中三观。你要看到万物的本质就是空,比如磬锤的本质是空,是其他材料组合起来的,但是一切万物的现象都在这里,都是空有不二的。如果你慢慢地去体会就能看到:可以讲空,因为你讲的空里面已经包含了有;也可以讲有,讲因缘果报,因为世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而性空,非常圆融。
如果你能够用心地以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系,观察到它就是空,就是假,就是中,然后再观察自心,会发现这颗心真是非常不可思议。如果说心里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你恨的时候能恨得要命,爱的时候会爱得要命?谁能把爱抓过来,把恨抓过来,看看它几斤几两,都没有!但它好像确实又是有的,有些人还因为爱恨情仇去跳楼,死去活来的,所以是不可思议的。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也是如此。
4.莲喻权实
莲花是比喻权实之关系,莲花如权法,莲实如实法,莲花是花果同时。用莲花比喻妙法,是因为莲花在开花时,莲子已经在花蓬里面了,叫花果同时。用莲花来比喻,在我们修行的时候,成佛的果报就已经包含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了,如果有一念心与佛相应,成佛的果德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就已经呈现了。
佛成道后至今时说权法者,是为欲说今之实法之方便,犹如花之为实而开,此谓之为实施权。这里面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为实施权,为莲故花。莲花为什么会开,就是因为莲子要成熟,所以佛是为了实而施权,为了让我们明白诸法实相。如果佛直接告诉我们实相,我们不能理解,所以只能通过权巧方便,一步一步地引导。引导的过程就是:先要发菩提心,行善积德,去除恶念,然后再了生死,度众生。这一切都是权,为实施权。
第二个阶段叫花开莲现。莲花开了,莲蓬里面的莲实一点点地显现出来,代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开就是开示,诸行无常也好,诸法无我也好,六度万行也好,三乘教法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证悟诸法实相,这就是开权显实。佛在《法华经》中把佛来到娑婆世界的真实意趣告诉了我们,所以叫花开莲现,开权显实。
第三个阶段叫花落莲成。莲花开过以后,花瓣掉了只剩下莲蓬,里面的莲子就果实圆满了,意思是废权立实。从佛的角度,一切法都是实法,把权巧方便的名称废除掉了,只剩下一佛乘,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没有二乘,也没有三乘,都是一佛乘。
比如说,你如果觉得回家的路很遥远,感觉太辛苦了,就先告诉你:“先走五里路,那就是你家。”到了五里路,就说还有五里路,再过了五里路还不行,还有五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话,问:“车开出来了没有?”回答“已经开出来了”,其实车还在家里。再问:“到哪里了?”回答“快到了”,其实是还没到。估计这是从佛那里学来的。
大家成佛也是这样,一开始要解脱,要证菩提。佛说路上行五百由旬,还没有到宝所,先在这里设立一个化城,就是先设立一个解脱、一个涅槃;然后当你证入涅槃以后,告诉你,“你还得再起身,再往前走,真正的宝所还在前面”;到了宝所以后,才告诉你,其实中间的那些都是方便而已。
另外一个意思是,尽管是方便,但是从整条路来说,也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界不一样,你从现在开始就得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只有走到成佛,这条路才算是走到头了。如果没有走到成佛,都还只是方便。
所以《法华经》是要求人人都成佛,而不是菩萨、声闻、缘觉。但是你首先要成为好人,要解脱,成为菩萨,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成佛。
《法华玄义》有这样一句话:“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莲华者,譬权实法也。”真正的妙是无法思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是空,是假,又是中。如果从我们的心来说,不可思就是脑子里没法想,不可议是语言没法说。用心去体会自己的本来面目,它好像什么都没有,又能生长一切,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法华经》所说的法是十法界的诸法实相,用莲花来比喻权实之法,比喻我们的心能够成佛的这样一个过程。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