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这里有个问题啊,维摩诘居士还用须菩提救度吗?当然不用,须菩提明明也知道,为什么还会跑到他门上去乞食呢?这就是演戏给大家看的,为的就是让小乘人深入地了解不二法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所以须菩提这个角色很不一般,他简直就是从小乘进入大乘的桥梁,你看《金刚经》就是以他为引起,佛陀才开讲的,目的是教给大家如何做菩萨;然后他一不做二不休,又跑到维摩诘居士那里找“饭辙”,其实哪里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众生找法食呢。当然维摩诘居士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手里端着这钵饭,就是不给他,还借机把不二法门结结实实地开示了一通。

如果说《金刚经》是菩萨的初级教材,那《维摩诘经》就是高级读本了,须菩提一时半会儿还真消化不了,乞食乞得非常辛苦不说,维摩诘又开出了几个吃饭的条件,真是让我们为求法的须菩提捏把汗啊,作为佛陀解空第一的大弟子,他能不能接住维摩诘的这碗饭呢?我们看经文:

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明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不见四谛,非不见谛。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

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

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一)法与食不二。

“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食物也是万法之一啊,所以维摩诘居士说,如果你能在吃饭上做到平等,不挑三拣四地起分别,那就能够见到诸法实相,也就是法法平等的诸佛;反之亦然。如果你见到了诸法实相,你就能在吃饭上做到平等的次第乞食,这样乞来的饭,你才可以拿去吃。

这一条,看来须菩提没达到,因为他专挑富人家的饭吃,就说明他内心“诸法不等”,这就是没有进入平等不二的成佛之道,天天跟着佛陀,连怎么成佛都不知道,凭什么吃这碗饭呢?

(二)烦恼与解脱不二。

“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淫就是最大的贪欲,怒就是憎恨,痴就是愚痴,断是断除、灭除,俱就是跟贪嗔痴在一起。如果你既不断除贪嗔痴,也不跟着它跑,所谓“万法如幻,我自清凉”,万法都是无自性的,这叫“如如不动”,你能做到,就可以吃这碗饭。

我们知道,小乘虽然能成圣,却是成不了佛的,虽然这一辈子也度众生,但身体灭掉后,他就进入灭尽定了,不会再起心动念,也就再也不来了。曾经的父母、妻子还在轮回里受苦,他却执着在涅槃的境界里,不敢再起心动念,去贪嗔痴构成的红尘里打滚,那怎么度众生呢?怎么成佛呢?所以被佛陀称为“焦芽败种”,给他们讲《金刚经》,教他们“无住生心”的办法,虽然生烦恼心,但不会住在烦恼的境界里,就是“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

须菩提就是小乘圣人,小乘修行就是为了熄灭贪嗔痴, 维摩诘就趁着他来乞食的机会,开导他大乘法门,让须菩提能像菩萨一样,“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得离苦”。 比如地藏菩萨,就一直在地狱里度众生,地狱是贪嗔痴最重的地方,他仍然有缘到那里去,就是没有断淫怒痴,断了就没有缘了,没有缘哪里都去不了。地藏菩萨虽然进了地狱,但因为有大善根,只会一心想修行,不会再堕落,开悟之后,就会在余下的岁月里,“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尽最大的努力救度有缘的众生,如此经历生生世世,直至众生度尽。

所以维摩诘居士说一切习气不用断,这里的关键是你要明白习气的本性也是佛性,不要被吓跑了,也不要跟它跑。“吓跑了”是离,属于小乘;“跟它跑”是即,那是凡夫。非离非即,这叫定慧等持的不二法门。“慧”是明明了了地看见它,“定”就是不随之流浪,你看不见它自然就会随它流浪了,所以定慧不二,这是维摩诘为了度化须菩提所开示的成佛之路。须菩提啊,既然你明白了诸法实相,贪嗔痴的习气就可以升起来,成为你的用,你看佛陀也会骂人啊,有个弟子贪睡,他就骂他“咄咄汝好睡,螺丝蚌壳类”。 咄咄表示佛陀很生气,骂弟子像螺丝蚌壳一样贪睡,这不是怒吗?弟子看到佛陀生气了,就再也不敢贪睡,开始好好用功了,怒就成了佛陀的用,用它来度化众生的顽固习气。所以你明白了万法的本性,万法就成了你的用。 

“不坏于身,而随一相。”身就是色身、肉体,一相就是无相、法身,这是指色身与法身不二。这是告诉须菩提,你并不用等着身体坏掉了,才能够进入灭尽定的涅槃境界里,当下你这个色身也不离法身半分。永嘉大师也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不明白的话,无明就会掩盖佛性,色身就会障碍法身,明白了之后,无明、色身都是自性之用。

“不灭痴爱,起于明脱。”痴就是无明,爱就是情爱,明是智慧,脱是解脱。虽有男女之爱、父母之情、兄弟之谊,但只是尽人事而已,不会为其所缚。

“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属于十恶不赦的罪恶。但是你要能够从这样的现象里证得解脱,就说明你真的解脱了,才可以度脱有同样罪过的人。我们敢出佛身血吗?肯定不敢,因为心里还有逆相、地狱相。

“亦不解,不缚。”其实不解不缚均是烦恼,真正的解脱是本来如此,既没有解脱,也没有缠缚。

“不见四谛,非不见谛。”四谛就是小乘法讲的苦集灭道。不执着于四谛法,也不是不了解四谛法,就是说见是见的,但不是只见四谛法。

“非得果,非不得果。”修行得的是无为果,无为哪里会有果呢?其实这个果才是真果。所以须菩提在《金刚经》上说:“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真得果人是没有这个得果念头的,就像没钱的人才会觉得钱是钱,真有钱人,并没有钱的感觉一样。

“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这也是说的凡圣不二的真佛法。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法尔如是。六祖大师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了就是诸佛,不觉是凡夫,觉与不觉只在一念之间,和凡夫、凡夫法、圣人、圣人法无关,所以一切皆非,真心不以相论,不以功德论,不以因果论。

“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比如电,虽然能够做出电器,并且让电器发出各种各样的功能,但电器和电器的功能都不能把电束缚住,也都不能表现出电的样子。我们的真心佛性也一样,虽然能够成就一切法,却和诸相不相关联,不为诸相所缚。所以契入般若的人,就和一个大凡夫一样,吃饭、喝水、修行、做功课,哪一样他都会做,但都跟没有做一样,内心安然无事。所以维摩诘居士对须菩提说,你如果能够成就所有凡圣诸法,而且不被诸相所缚——离诸法相,那就可以吃我这碗供养的饭了。这是维摩诘居士开出的第二个条件,叫做烦恼即菩提,淫怒痴、身、痴爱、五逆、不解、不见四谛、非得果、凡夫、非圣人都是烦恼,反之就是解脱,解脱与烦恼不二,便是菩提之道。

(三)佛道、外道不二。

“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外道就不是佛道,但也不是邪法,也有道行,可以随修行的层次出生色界、无色界诸天,也很好,但福报尽了仍会堕落。当时印度就有六个著名的外道大师,现在可能更多了,好像到处都是大师,不过我们可不能随便去学,因为维摩诘居士的这句话前面有个主语叫做“须菩提”,就是说这个法门是给须菩提们开的,不是给所有的人开的。虽然中国人都有大乘根性,我们可以多方面了解一下,但要和须菩提一样了,才能去跟随外道出家、学习,学明白了,你才知道怎么下手救他。维摩诘居士说,须菩提,你自己能从外道走出来,又能把外道的师父、徒子徒孙都救出来,才配吃我这碗饭。这活儿可真不好干啊!

(四)邪法、正法不二。

“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修行不是为了破除邪见,达到解脱的彼岸吗?这是小乘人所执着的,并非究竟之法,所以维摩诘居士就告诉他,不能到彼岸。你到了彼岸不过来了,那苦海里的人怎么办?不但不能上岸,还要“入诸邪见”,邪见以无明为根,贪嗔痴为基,演化出来共六十二个邪见,你都要去了解,不然你怎么度化具有邪知邪见的人呢?

“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八难我们讲过了,叫做地狱、饿鬼、畜生、北拘卢洲、长寿天、聋盲喑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后。处于八难的人,几乎没有修行的机会。但维摩诘居士说,须菩提,你也不能舍弃八难的众生,你要常住在那里,却心无所住,无住生心,想尽办法去救度他们。

“同于烦恼,离清净法。”你如果执着在清净的法体上,不起烦恼,和凡夫没有缘,怎么度他们呢?所以,你要学习随烦入恼,了解凡夫的思维,却不为之所动,才能度化他们。

“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在《金刚经》上,须菩提说:“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所以须菩提是有我与众生的差别的,我得定了,众生没有得定,我为第一,众生都不如我,当然他不是真的有世俗的贵贱之分,而是在法上,他有这个执着,认为我得法了,众生还没有,这就叫法执。法执一样是分别心啊,所以阿罗汉分段生死已灭,变异生死未除,就是这个分别心造成的。于是维摩诘要求他放弃法执,众生与我皆万法之一,众生堕落,我亦堕落;我得是定,众生亦定,没有区别。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须菩提天天去富人家乞食,不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吗?不是自认为是福田僧,能给众生福报吗?他在《金刚经》上曾问佛陀:“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佛陀回答他:“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为众生的心虽是善的,但也不能执着有功德相,维摩诘居士的这句话,同样是为了破除他执着福德的心,所以告诉他:“那些施舍你的人,并不就一定是种福田;那些供养你的人,一样会下三恶道。”这怎么可能呢?确实如此,主要是看供养者的发心,你要是发恶心为恶愿供养圣人的,比如为了让仇家死掉等等,或者是你拿的财产是从恶来的,偷来的或抢来的,那供养谁都没有用,肯定会堕地狱的;如果你发心良善,是以尊重三宝的心去供养,或者是为了救度贫苦而去布施一个乞丐,这样才是种福田,将来才会得善果。所以修行人要时时觉悟自己的发心,不要被诸相所迷。

“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入众数就是位列圣贤之流,灭度就是成佛。修行谁不怕魔?谁不怕恼害众生?谁不想入众数?谁不想灭度成佛?小乘圣人是都想的,但是真解脱者就是这样“无所挂碍”。维摩诘居士说:你要和众魔王把手共行、称兄道弟、互助魔事,内心却能了无挂碍;对一切众生起怨恨之心,杀罚打骂,无所不为,却心无所动,这样就能令诸受者有缘证入无生;甚至谤佛道,毁正法,不证圣果,更不成佛。如果能做尽这十恶不赦的罪业,那你才能吃我这碗饭。具备这样恶业而能解脱的人,历史上倒真有一位,就是著名的提婆达多——佛陀的堂弟。他天天和佛陀对着干,几乎把坏事都做绝了,谁都不敢干的事情他都去干,结果生身堕入地狱,所以果报不虚啊,我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吧?恶人还是有恶报啊!可是他在地狱里却感觉和三禅天一样的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佛陀于是告诉大家说,提婆达多是位大善知识,他已经修得不退转位,将来必定成佛,佛名天王如来。这一世是专门来示现逆反之相,做众生的反面教材的。

    所以维摩诘居士绝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哗众取宠,拿须菩提寻开心,所谓真成佛者,真正证得无我的人,就是善恶无拘,天堂、地狱、佛、魔、邪、逆随处寄托,无所挂碍。

古代有个著名的“南泉斩猫”的公案,到现在还众说纷纭,出家人怎么能杀生呢?那就是大禅师才有的作为,一般人是绝不敢效仿的,因为没有证到无我啊,所以怕下地狱,怕偿命。南泉圆寂以后,别人问他的徒弟:“你师父去哪里往生了?”徒弟回答说:“东家作驴,西家作马。” 听着够“雷人”吧?可作驴作马的都了无牵挂了,我们却还为他唏嘘不已,这究竟是谁冤枉了谁呢?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一位大禅师,所以才能说出如此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开示来,别说我们,须菩提当时也被“雷”倒了。估计他当时心想,这个备受佛陀称赞的大居士,怎么能说出这样一番“魔话”来?哼,我宁愿不吃这碗饭,也不能落得与魔共舞、呵佛骂祖啊(这就是小乘的狭隘之处,他们对圣境非常执着,很难从中解脱出来,这就叫做法执,也叫“圣堕”),于是钵也不要了,转身就想跑,维摩诘居士叫住他说:“取钵勿惧。”别害怕,不会把你拖入邪道的,把这钵饭拿去吃吧!

维摩诘居士怎么这么快就变了主意,没有再苛刻地要求,这么便宜地把饭给了须菩提呢?因为戏已经演完了,法食已经供养出去了,饭食自然也是不能缺的,不然怎么叫做“平等行食”呢?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