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无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也。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无以日光,等彼萤火。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

这一段是针对富楼那的开示。富楼那也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叫做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是佛弟子中说法第一,对佛陀讲的法门非常通达,很会讲法。有一次他给其他大乘根性的比丘说小乘法时,被维摩诘看出了问题,就批评他没有“应机施教”,并转而开示了大乘法门,令这些佛弟子们开悟了本心,进入了不二法门的修行。

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十法界的机会都存在,但总体说来就是两种状态,一种是呈开放性的状态,另一种就是不开放的、封闭的状态。所谓封闭的状态就是六道轮回,生命被生死两个极端封死了,我们在其中轮回不已,在六个法界(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出生之后会死去,死后,又会出生……始终在生死两个极端之间循回旋转式地打转,无法跳出去。而开放性的生命就是凡圣两界来去自由,完全脱离了生死、是非的束缚,找到了无我的生命之光,于是会永远向着光明的地方前进,善根从无到有、从有到提升、从提升到超越,一直到超越出生死轮回,这样的生命就是直线的,必定会成佛,没有回头路。我们度众生,就是要把众生从生死轮回的封闭心,度化到无生无死的开放状态。

所以“应机施教”啊,就是度化众生要根据他们的根基,这是度众生最紧要的一点,不掌握这点就无法度众生。就像医生开药要针对病人的情况一样,既要对症,也要对机,症就是病,机就是身体的基础。虽然得了同一种病,但男人有男人的治法,女人有女人的治法,老人有老人的治法,儿童有儿童的治法,富人有富人的治法,穷人有穷人的治法……那对于佛法来讲,虽然众生都得了“无明”这一种病,但根基各有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对治方法,才能见效。所以佛陀在《法华经》里说,没有善根的人,我们就给他种善根;已经种善根的人,让他善根成长;善根成长的人,要让他开悟;已经开悟的人,要让他修学;已经修学的人,要让他圆满成佛。这就是对症,看他的无明在什么地方藏身。那么对机是什么呢?就是要了解哪一种法门适合他,比如他是需要种善根的方法呢?还是善根成长的方法呢?还是修学的方法?圆满的方法……你还要能够有善巧方便,才能圆满地度化他,这叫应机施教。

我们常说佛门广大,九法界无量众生的每一种根器,在佛法里面都能找到相应的修行法门,都可以得度。《法华经》甚至说:“若人举一手,或复少低头,如是供养佛,渐渐积功德,皆已成佛道。”哪怕你见到佛菩萨的相,点一下头,或者举一下手,做这样一点表示恭敬的动作,善根就已经种下去了,将来必定会成佛。所以我们出家人也是表法的,形象和大家不一样,做的事情不一样,除了个人的修学,还要在各地盖寺庙,塑佛像,就是让大家随时都能看到,知道世界上还有修行这回事儿,进来了解一下,参观一下,无意之中就把善根种下去了。但是,你种下这么一点善根什么时候成熟呢?还不知道。成熟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随着我们的生命进程,一步一步地进行升华的。所以,你可能不经意间念了一句佛号,这个也是不可思议的善根,如果遇到因缘爆发出来,你就会整个把佛作为自己生命的依靠,拽着自己从封闭的状态解脱出来。

比如现在,我们大家虽然各有各的因缘,却都无一例外地遇到了大乘佛法,这一定是过去无量劫善根支撑的结果,但有些人会一闻千悟,有些人怎么学也学不明白,这是善根深浅的差别造成的,所以不用着急,你只要好好亲近善士,培植善根,将来一样可以成佛。善根成熟就如同种子发芽,快慢就靠缘分,我们过去世和修行的人广结善缘的,那今生周围修行的缘分就很多,促使你也不停地修行,善根成熟就快;过去总和不修行的人结缘,那感得今生全都是修行的逆缘,你这一点点善根成熟得就很慢。如果善根成熟了,就要有个合适的法门入道,就比如种子发芽了,那我们就要知道让它怎么长,西瓜种子就要把地上的空给它留好,让他四处蔓延;南瓜种子就要把架子搭好,让它容易攀爬,这样安住在菩提道上,就叫“应机施教”。安置对了,修行人的善根就不停地增长,最后都能开花结果,成就佛道。但是,如果反过来,你给西瓜种子搭了架子,让南瓜种子在地上结果,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大家都会成长得很困难,这就是没有“应机施教”的后果。

所以修行人的老师是最不好当的,你不但要通达佛法,还要能通达学人的根性,不然,法门和根性满拧着,就和给西瓜搭了架子的后果是一样的。我们看一下经文,看维摩诘居士是怎么说这个“应机施教”的。

“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这是维摩诘菩萨对说法人的要求,就是首先你要能够入定,如实地了解对方的根性,然后再说相应的法门。如果随便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就不是对症下药了。那为什么要入定呢?入定是为了开启神通。定有小乘定、大乘定,当然神通也有大、小之分。比如佛经里有个故事,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想出家,正好佛陀不在,于是佛的十大弟子们就入定,看这位老人有没有修行的善根,结果没有观察到,就不准老人出家,说你出家也没有用,善根都没有,哪里会证果呢?老人只好失望地走了,在回去的路上边走边哭,幸好遇到了佛陀。佛陀问明白情况,就让老人跟他回到了住处,并且准予老人出家。舍利弗一看,就问佛陀了,您不是说没有善根不能出家的吗?这个老人明明没有善根啊,您怎么还让他出家了?佛说,你们阿罗汉只能看到八万四千大劫以内的事情,在八万四千大劫以外就不知道了,这位老人恰恰就是在八万四千大劫之前,于危难时念过南无佛三个字,现在善根因缘成熟了,所以遇到我度他出家。果然,这位老人出家不久就证阿罗汉了,这就是唯有佛才能达到智慧圆满、神通圆满的实例,其他人的智慧和神通都没有到达究竟地。

但是无论究竟不究竟,我们都要定下心来,认真地“观此人心”,只有心定下来,才能像镜子一样。这样的“观”就是如实看、如实反映,叫做“他心通”或者“宿命通”,不受任何传言的影响,才会了知对方的根性,甚至见到他过去世和佛门结缘的因缘,才能知道什么法门适合他而做到“应机施教”,这是维摩诘居士对宣讲佛法所提的基本要求。估计当时富楼那尊者,因为刚刚发了菩提心,救度众生心切,就会现炒现卖,把刚从佛陀那里听来的教理复述给别人听,完全没有考虑根机问题,于是受到了维摩诘居士的严厉批评,叫他“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就是你要先好好看清楚,不要把污秽的食物,放到珍宝做成的器皿里。秽食就是小乘法,宝器就是大乘根基的心地。大乘的学人是必定会经由菩提道成佛的,因此根性非常宝贵,维摩诘将其比喻为宝器,对这样宝贵的发心,你居然连看也不看,就直接教给他如何做自了汉的小乘法,这不是辜负了他吗?

“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维摩诘居士教育富楼那尊者说,你要给他讲法,就首先要知道他的心之所念,就是他心里念念想的是什么。是想自己脱离苦海?还是要为天下的众生做依靠?如果他很厌倦这个世界,觉得亲戚朋友很烦,喜欢清净,那是小乘根性,你教给他小乘法门,他很快就能入道,自己获得解脱;如果他怜悯众生的心很重,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只想赶紧为众生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你就不能再教他用小乘的法门去观察这个世界,要教他打开智慧、救度众生的法门,才能相应。不然,他本来只想着如何帮助别人,你却教他赶紧从这个五浊恶世里跑出去,他就很难升起这个相应的心来。心不相应,修法就修不下去,勉强修完了,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这就是以秽食置于宝器了。

比如说,一个人跑到你门上学手艺,目的是为了能养活他在家挨饿的老娘,你却教给他一门只能在国外用的手艺,他肯定是不愿意学的。因为他惦记着亲人的三餐冷暖,根本不想出国发展;另外一个人呢,只想自己怎么发展,老娘过得怎样就要靠她的命了,这样的人就会很愿意学这门出国的手艺。那你作为师傅,就要了解这两个人的心之所念,再教给他们不同的手艺,才能让他们都迅速成才。

“无以琉璃,同彼水精。”这句和“无以秽食,置于宝器”是一个意思。琉璃就是比较纯净的玻璃,算不上宝贝,而水精就是水晶,属于七宝之一,维摩诘这句话还是责备富楼那尊者没有善加区别,把大乘根性的修行人当做小乘根性,就如同把水晶当做玻璃了一样。

“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你如果不能了知众生根性呢,也不能以小乘法教他,而要教给他大乘法门。这是为什么?因为大乘法是美食,大乘根性是宝器,宝贵的水晶器皿;小乘法是秽食,小乘根性是普通的玻璃器皿。如果你把小乘法教给大乘根性的人,如同把秽食置于宝器;如果你把大乘法教给小乘根性的人,就如同把美食盛在玻璃器皿里,顶到头儿就是容器差了点,食物却仍是最有营养的,不至于玷污了学人的心地。

这句话又给我们讲法指示了一个方向,就是“宁大勿小”,尤其是在我们有大乘气象的中国,不能讲小乘法,否则就是以秽食置于宝器。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己啊。我虽然很惭愧,也不清楚大家都是什么根机,但是佛陀说过“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大家却此生都为中国人,又信仰佛法,真的是很难得的宝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别人活着,哪怕只是为儿女、为父母,也不愿只为自己活着,这就是大乘根性,所以我在中国只讲大乘法。因为大乘法是非常圆融的,属于“万病总持”,就像煮药的水一样,谁都没有把水当做药,可是离了水,哪个能变成药?其实水就是万能的药,谁都可以吃。比如净土法门,叫做“三根普被”,谁都可以念,谁念谁受益,没有不好,只有更好,这就是极乐。

“彼自无疮,勿伤之也。”维摩诘居士说,人家本来身上没有疮,你不要再去剜一个出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大乘根性的人,从来都为了别人活着,我执本身就不强烈,你却一定要他再去执着一个涅槃境界,这不是好肉上剜疮吗?其实不执着就是最好的,你稍微指点他一下般若智慧,把心地打开就是了,绝对不要再去拿个“执着”硬塞给他,这就像在好好的身体上弄个伤口,再去给他治好一样愚蠢。小乘人就不同了,他们对生死轮回的痛恨是根深蒂固的,就像身体上本来就带着伤,忍受着痛苦,总想把它治好。所以小乘法门就要“以毒攻毒”,让他通过对世间的观察,看到生死苦空无常,一切痛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明,让他通过对生死轮回的厌弃,对完全解脱境界的向往,不断地追求最高的禅定境界,把无明妄动层层灭掉,就能证得真体,达到脱离生死、见到无我的真相。而大乘根性的人,智慧比较高,通过如理观察就能明白生死本空,无明亦幻,把一个梦境消灭掉,这不是好肉上剜疮,多费了一道手吗?所以无须去灭,只要醒过来就可以了。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无以日光,等彼萤火。”维摩诘居士说法非常爱用排比句,以加强语气。这三个排比句的意思,都是用来比喻小乘根性和大乘根性的差别之大。我们依次来看一看。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大乘法就是大道,小乘法就是小径,人家明明想走光明大路,你就不要把昏暗的小路指给他,这样他心里一怀疑,说不定就不走了。大乘根性的人,心胸很宽广,愿力也很大,你却让他只为了自己解脱而修行,那他修行就没有什么动力,你要是告诉他如何为了众生而修法,他肯定会很快证道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大海就是比喻大乘人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牛迹就是牛蹄子在地上踩出的蹄印,又浅又小,用来比喻小乘法。维摩诘居士说,就像大海不可能装在牛的脚印里一样,大乘根性的人,怎么能满足于小乘法呢?“无以日光,等彼萤火。”日光比喻大乘根性,萤火就是萤火虫发出的光,比喻小乘根性,两个之间的差别如此明显,你怎么能把他们平等对待呢?

把大乘根性和小乘根性的区别讲完后,维摩诘居士说:“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富楼那啊,那个比丘早就发了大乘菩提心,只不过在轮回中把这回事给忘记了,你作为一个法师,怎么能让他学习小乘法门呢?

所以“法师”不是随便叫的,佛教里历来对法师都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主要就是看他们能不能“应机施教”。比如天台宗,就要求法师至少要有“四悉檀”,“悉”是普遍,“檀”是大布施,四悉檀就是能做四种普遍的大布施,包括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谛悉檀。世界悉檀就是要有令所有的人能听懂你讲的法;为人悉檀就是说你讲的法不能只是书本上看来的,而是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地做到过,有过受用才行,这叫“解行合一”;对治悉檀就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第一义谛悉檀就是虽然你通达了前面三个世俗谛,更要通达第一义谛,就是要把“决定慧”讲给大家,用空有不二的大乘智慧来教导众生成佛之路。具备这四种能力的人,才能被称作“法师”,才不会误人子弟。

我们拿这四悉檀和富楼那尊者对照一下。他作为小乘圣人,至少不具备对治悉檀和第一义谛悉檀这两条,所以维摩诘居士就非常辛辣地说:“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我看你们这些小乘圣人的智慧就和盲人的视力差不多,根本无法分别众生的根机利钝。

维摩诘真是太不客气了,对待阿罗汉都跟训斥小孩子一样,这简直是很难让我们接受。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讲《维摩诘经》,首先是因为智慧太高,基本都看不懂;就算能看懂,又百分之九十九都做不到,反而会学得油嘴滑舌。第二就是白衣居士批评出家圣人,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南传佛教,认为阿罗汉就是最高境界了,怎么可以这样?一个居士对三宝如此不恭敬怎么可以呢?这其实就是没有体会到佛陀的良苦用心了。

我们知道,阿罗汉也叫做“无学位”,就是小乘的功课,他已经圆满毕业了,自己生死已了,多自在啊!就像我们苦读了四年,终于大学毕业了一样,有了大学文凭,自己吃喝不愁了,所以很多人就不想再学习了,虽然还有硕士、博士,可学习实在太苦了。怎么样让这样的人动心再去上硕士、博士呢?这个确实很难,因为小乘圣人执着的病根还没有去掉,他们就执着涅槃本体上,坚决不出来,但因为变异生死未了啊,还没有最后究竟成佛,就已经小富即安地不想学了,这怎么办?必须让他发起大心,不为自己的温饱,要为全家、甚至为全社会去学习,才能让他们把对涅槃的执着放下,继续坚持学习,那么谁能让这些“无学位”圣人发起菩提心,回小向大呢?谁来以身作则地教导他们呢?

首先是释迦牟尼佛,所以佛陀后来一直在讲大乘法,赞叹大乘菩萨,可是他也是出家身,只能正面引导,就像校长只能鼓励学子继续学习,不能强迫一样;所以还需要一位唱白脸的,去反面刺激一下,才能打破阿罗汉们强烈的法执,那谁合适呢?谁有本事给这些阿罗汉当师父呢?当然非维摩诘居士莫属。因为他本身就是古佛再来,智慧、方便、德行都与佛陀一致,完全具备教育小乘圣人的“四悉檀”,充当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于是维摩诘居士就当仁不让地开始“教训”起佛陀尊贵的弟子们来了。

在世俗的眼光中,在家居士就是业余修行人,既没什么毕业文凭,身份也不如出家人尊贵,可维摩诘却明显比出家人见地高妙,修行也更好,不但随时指出阿罗汉们的局限和错误,甚至常常把他们训得无言以对,而且能说到做到,一点儿也不吹牛,这就严重地刺激了这些小富即安的圣人们,觉得真不能再待在这个涅槃里了,明明还有更好的境界,赶紧去努力学习大乘佛法吧,不然连个居士都不如了。

所以《维摩诘经》主要是针对小乘圣人讲的,让他们能够捐弃前功,回小向大,是非常宝贵、独特的一部经典。我们要有这个正确的认识,不要以为维摩诘居士对出家人不尊重。恰恰相反,作为《维摩诘经》的主人公,维摩诘居士是非常难得稀有的珍贵上师,值得所有的人恭敬礼拜,被这样的人骂,是有福气的。你看《维摩诘经》里,所有被骂的几乎都是大阿罗汉、大菩萨位次的人,甚至连次补佛处的弥勒菩萨都不能幸免。可是呢,他对还在六道里辛苦谋生、轮回颠倒的众生,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有一副“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侠骨柔肠,不舍一法地悉心照料,再苦再累都和颜悦色,没见过他跟任何一个凡夫发过一点脾气,这就是值得我们好好参一参的地方了。

言归正传,估计当时富楼那尊者被骂的不太服气,心想,连佛陀都称赞我说法第一,你却说我讲的不好,那我也承认,可你就够格当法师了吗?维摩诘居士有他心通啊,富楼那想什么他当然知道,于是他就当面示范了一下自己是怎么讲法的,我们来看。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维摩诘居士说“入定”观察学人根机是教导小乘圣人的,他此时入的是“三昧”。 三昧和小乘定是有区别的。小乘定尚有枝末无明在,所见虽然真实,但并不究竟,并非佛之知见,比如前面所讲的老人出家的那个故事;三昧则是唯有大乘菩萨才能开启的究竟透彻之佛之知见,所以也叫“正定正受”,无为之定叫做“正定”,不受一切受叫做“正受”,三昧力就是菩萨的加持力。

打个比方说,入定就如同有个望远镜,拿起来时,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而三昧却属于GPS卫星定位系统,能随时锁定一个人的踪迹,自己能看,和你关心同样情况的人也能看到。定力、三昧力就如同一种感染力,比如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不需要过多地唠叨,就会使周围的人都得到心灵和行为的改善,这种力量虽然看不见,却能够直接穿透人心,切入根本,所以最有效力,你越信他,他对你的影响就越大,这叫做“此感彼应”,也叫做“加持”。

我们大家都想得到加持,得到感应,觉得非常神奇,所以很多人信佛后,就到处求加持、找感应,却怎么也找不到。因为他不是真信,只是想测验一下佛菩萨究竟有没有、灵不灵、厉害不厉害,觉得找到点感应我才信,不然我就不信。抱着这种心理,还能叫“信”吗?佛菩萨哪里容你测度呢?所以事实往往是反过来的,你真信了就有感应,不信就没有,甚至找着找着就找到邪道上去了。

中国有句话叫做“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信”就如同手机有了信号,那无论到哪里都会收到信息。佛菩萨都是信众生的,信我们本来是佛,所以手机一直有信号,无时无刻不在加持着我们,护佑着我们;我们呢,总是又信又不信的,信号很不稳定,那就很难清晰地接到佛菩萨的信息了。所以没有“信”的人,是不会见到真佛的。

如果信心很充足,比如这些比丘们,已经出家了,对无上佛道深信不疑,非常向往。具备了这样的心境,当有机缘遇到证量等佛的维摩诘居士时,立刻就能感应到这种加持,被维摩诘带入三昧的境界,见到自己的宿命,宿命就是不可改变的命运。什么命运不可改变呢?就是出家修行的命运。经文说:“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德本就是善根,因为这些比丘曾经跟随过五百位佛修行善法,并且将所有功德回向给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种下了深厚的善根,所以此生才能够跟随释迦佛出家修道,听经闻法。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维摩诘不但让比丘们知道了自己过去世的因缘,还使他们见到了自己具备已久的菩提心,明白了此生应该做什么,这个过程就叫做“师父领进门”。所谓明眼师父的作用就在于此,帮你打开本心。本心就是我们的真心,这些比丘在过去世时,都发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大愿,“愿” 字是上面一个“原”,下面一个“心”,就是“原来的心”、本心的意思。所以本心也叫本愿,是发自于真心的愿望,力量无穷,所以即便此生忘记了,愿力也会一直支撑着他们向着这个方向前进,遇到合适的因缘便会开花结果。其实我们大家也是发过这个愿的,此生才能一直辛辛苦苦地追求佛法,所以在因缘际会时一定能见到本心。

“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因为维摩诘让他们见到了本心,此生法身慧命才能得以增长,这些比丘们都“得未曾有”,于是就用佛家最高的礼数——稽首礼,礼维摩诘足,表示无比的恭敬和感恩,并且祈请维摩诘为他们说法。

“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时表示时机成熟了。观察到大家的菩提心之后,比丘们修学之心非常猛烈,维摩诘看时机成熟了,就为他们讲了大乘法门。这就是维摩诘居士以身示范的“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的过程。因为机教相扣,于是比丘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又接着修行大乘法门去了,没有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路上退转。如果他们没有遇到维摩诘居士,跟着富楼那尊者学了小乘,从大道拐向了小径,从日光转成了萤火,从大海转入了牛迹,那不就是退转了吗?

所以应机施教啊,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修行上的师父确实也非常重要。因为师父要领你入门,他要不明白,就把你领错了。如果有明眼师父指导,你也有这样的缘分,就能够打开本心,在原有的善根基础上修行,机教相扣,这是最好的。

现在佛教有一个现象,就是信佛者多,修行者少,原因之一就是不敢学,总怕进错门,也不知道拜哪个师父好,有的居士就天天到处找师父,其实如果你过去没有这样的因缘,可能找也找不到,结果把今生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这就非常可惜。那怎么办呢?我们还有一条可靠的路,就是多读诵大乘经典,如理思维,从善如流,把握好现有的基础上往前走,也是最好的,因为“机”既是根机,也是机会啊,你有什么机会就学什么,这也是“应机施教”。比如你喜欢净土,手边也有修净土的书,就好好用功修净土;喜欢禅宗呢,就在参禅上好好用功……当然,这种情况下,对于新出来的什么什么法门,你就要注意了,如果既没有大藏经的支持,也没有高僧大德的认可,那就不要随便去修了,所以应机施教,也是我们因地修行上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