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实相是佛所证悟的最高境界,是天台宗最高的理,也是《法华经》的究竟极谈,整部经都是围绕诸法实相而展开。《方便品》里有一段话说:
“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这段话的意义非常深广。
1.佛之知见
《方便品》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在这里,诸佛欲令众生开示悟入的就是诸法实相。
只有佛才能彻底穷究一切法的真实相状,把一切法的究竟实相全部包容,涵摄无余。因为佛证悟了诸法实相,才能够显发出生命的所有能力。我们凡夫都有这样的真实相状,自己却没有开发出来,天天在那里攀缘追求,受尽了各种痛苦。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也很有限,眼睛看见前面就看不到后面,耳朵听到近处就听不到远处,就是心识所想的也受自己的知识和文化概念所局限,没有一个心念能够包容整个宇宙法界。所以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就是要把诸法实相告诉每个众生,让我们把自己生命的实相了解清楚。
每个人生命的存在都在实相当中,我们的每个起心动念和行为举止也都在实相的范围内,怎么才能了解、证得诸法实相?《方便品》告诉我们,佛通过十如是来认识实相,确切地说是已经可以直接看到诸法实相,但为了让我们能够准确有效地理解把握,就告诉我们应该从十个方面来认识实相。
有些人在用功修行时,发现自己的禅定功夫好起来,心安在那里不动了,感觉心好像是空了一样,或者看到光,看到佛,看到净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开悟了。其实如果用十如是的尺子去衡量一下,就知道他没有真明白。我们学好了十如是以后,也可以用十如是来衡量自己,看自己是否真正明白了诸法实相。
2.十如是
佛性具足一切法而无所不在,《法华经》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诸法实相十如是来认识佛性。
诸法就是一切法,包括我们的每个起心动念,言谈举止、生病咳嗽等等都没有离开这十个范畴。如果你能在一切言语举止中认识到这十个范畴了,那就认识到了诸法实相。
如是相的相就是外在的相,看得见、摸得着、能想到具体形象的,都是如是相。比如说大家都形象庄严地端坐在这里,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相。房子有房子的相,磬锤有磬锤的相,一切相宛然存在。哪怕我们做梦都有梦相,包括我们的幻觉或者眼睛发花看到的,其实都是实相。镜花水月是实相,因为有镜花水月的缘起;我们的人生百态有百态的缘起;生命轮回的相有轮回的缘起;佛的万德庄严、清净净土,也有万德庄严、清净净土的缘起。如是相包括了诸法。不是说佛的净土是相,我们的净土就不是相;也不是说我们生活当中看到的是相,梦中的就不是相。其实一切都是相。我们的妄想和现实生命的境界,以及涅槃境界都一样,相都是平等的。
如是性是产生如是相的性能。我用一个动作来做比喻。比如说我把磬锤拿起来再放下,大家都看到了动作的相,这时候也就知道我有拿磬锤的性能,磬锤有被我拿起来的性能,大家都有用眼睛看我的性能,耳朵也有听我讲话的性能。只要做事情了,就有做事情的性能。一切山河大地、风吹鸟叫,只要有相表示出来就一定有它能表示的性能在。
如是体,本体如如不动,当下就是。比如磬锤是依他起不以自己为体,它由木头和橡胶组合而成。我们的手也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组合起来的,动作的本体也是空的,没有来去。
如是力是内在的力。我拿起磬锤来,说明我内在有拿的力量。
如是作也就是如是用,就是作用的意思。力是内在的看不到,用是外在的,只要力量表现在外,就有它的作用。我们敲磬,它发出声音时,它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包括我们讲话和所有的动作,甚至是打一个妄想都有作用。我们会烦恼就是因为贪嗔痴的妄想太多了。如果你生起了一念清净心,也有清净心的作用,一切作用都在当下显现出来了。
如是因就是我有把磬锤拿起来的内在的因,磬锤也有能够被我拿的因,每件事情一定有它内在的因才会发生。从我而言,想用磬锤给大家举例是因,它只是一个缘,你们在这里听也是缘;从你们来说,你们想听法是因,我用磬锤给大家举例就是缘。
如是缘就是外在的条件。磬锤放在这里我才能拿,如果它不在这里,我想拿也拿不到了;拿的动作还需要空间,没有空间也拿不起来。有了这些外缘,我可以拿来给大家举例子,如果大家觉得这样举例不合适,我也不会去拿。所以一切言语表达、起心动念,它的内因和外缘都非常明确。你做好事一定有做好事的因,还要有做好事的缘;如果你做坏事,其实也有做坏事的因、做坏事的缘。如果你只有做坏事的因没有缘,也做不成;如果你没有做坏事的内因,即使外缘发生了,你也不受恶的果报。
如是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我拿磬锤举例,大家听懂了,这就是结果。
如是报就是我有拿的果报,你们看有你们的果报,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得到的报也不相同。有些基础好的人,能举一反三,就能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做家务、上班、开车,都没有离开因、缘、果、报。如是本就是内在的本质。如是末就是外在的枝末。内在的本质就是真如本体,外在的枝末就是世界无常的一切万法。
把磬锤拿起来再放下,这一个动作就有诸法实相的十个范畴在里面,如果你看清楚了这十个范畴,就能明悟诸法实相。当然只在这一个动作上理解了还不够,要看清楚自己每个妄想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明白诸法实相的难度就在于看清相、性、体,这三个是总纲,如果把这三个都看清楚了,后面的自然而然就全部清楚了。佛法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因缘果报既是事物产生、出现和变化的规律,也是事物从产生到结束的过程。
3.三转十如是
智者大师把十如是做了三番转读:先把如放在最后,就是相如、性如、体如……以如为标准,相如就是说相的本质是如如不动的,性也是如如不动的,体也是如如不动的,一切法都是如如不动的;第二番转读,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虽然本体是如如不动的,相却是千差万别的;第三番转读,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一切都如是,全部都是恰到好处的实相。
你问禅宗祖师什么是佛,他举一个手指头也行,说“你就是佛”也行,他说什么都行。因为他说的当下就是你问的当下,没有第二个当下。那么你的提问就是有相,在你问的当下,你提问的相就无自性,是空的,一切相的本质都是空。祖师的回答既表达了相,同时也透露了如如不动的空。一切都是从空起用,性就在作用处,能举手的功能就是我们的性。但是我们平时只知道举起手来了,或者只知道打妄想了,不知道还有会打妄想的性。
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就是这样,没有第二个。你要打妄想,妄想就是性;你不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是性;你高兴或者生气都是性;用棍子打你是性,你跪下来求饶也是性。所以对于真正大彻大悟的禅师来说,没有什么胜败,败也是胜,胜也是胜,一切都是。你没有什么退路,因为你的存在就是,就像你不能选择是否需要空气和虚空一样。
4.以诸法实相为师
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执着不同,契入诸法实相的下手处也不同。比如法相唯识宗就从相契入,让你分别一切心理活动和宇宙法界的缘起,分别缘起相的样子;三论宗也叫法性宗,就是从性上入手;禅宗是从体入手,单刀直入,直接横断三界,顿悟本来,把你的一切妄想执着全部扫除;净土宗也是从相入手,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让我们通过念佛往生净土;如果我们因为惧怕三恶道才开始修行,人天善法就从因缘果报上入手。所以我们可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的行为和起心动念,观察自己的修行方法适合从哪个角度去契入。
我们一定要知道,无论是从哪一点契入,后面的这十如是都必然连在一起。有些人学了禅法以后,看上去反而不明因果了,随便骂人还觉得自己很洒脱自在,其实背后有一大堆烦恼,这说明他还不明理。不明理的人以为自己抓住了本体,认为一切法都是无相,然后就硬抓住自己所谓的无相不放,认为烧香拜佛、做功德都是着相,其实他又错了。真正不着相的人,对于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全部清清楚楚,知道每一样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会有取有舍。
大家明悟了诸法实相之后,应该能够时时用这十如是来对照自己的生活。当我们生起烦恼或者正在用功修行时,要观察自己这十如是到底在哪里。吃饭时端起饭碗来看看相、性、体、力、用、因缘果报都在哪里。如果你打了一个妄想,无论这个妄想是好还是坏,你都要去观察:妄想的相是什么相,是好的还是坏的?它有什么性能?你有没有打妄想的功能,打妄想的功能在哪里?实际上你打妄想的功能也不得了,第六识颠倒妄想的功能就可以成就大家的妙观察智。就像电可以成就红灯也可以成就绿灯,你打妄想时,如果能看到打妄想的性能,就知道打妄想的性能其实就是成佛的性能,性能是没有区别的。
从相上入手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习惯着相了;从性上入手就要难一点,因为必须要从相上面脱开。虽然相和性是连在一起起作用,但是相不是性,性也不是相。电灯有发光的作用,但是要把光、电和灯分清楚。灯和电单独哪个都不会发光,性没有相也起不了作用。比如说阿罗汉证得涅槃了,他没有相就没有作用,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枯寂涅槃。他只要有了慈悲心去度众生,心就起度众生的作用。如果你执着自我,你就有轮回的作用,其实背后的性没有区别。
这十个范畴不是硬在生活中找出来的,而是你任何一个动作里面就已经包含了这十个范畴。你如果说自己有所领悟了,那么领悟的本身就有这十个范畴,领悟的性能、本质、相、作用都能对照得上。你能看见自己每个念头的十如是,就像玩一个十面彩球一样,它的整个表面是圆的,不论哪一面支撑着地,你都知道球的全部。你只要看到相就能看到后面九个,这就是十如是的诸法实相。
我们现在是用举手这样的动作给大家举例子,我们最初观察时也只能观察一个念头或者一件事情。但是,佛陀能够观察到十法界所有众生的相、所有众生的心态,千差万别的相有千差万别的功能、作用,有千差万别的因缘果报,佛陀都能够究竟。我们凡夫只是一鳞半爪,盲人摸象抓住一点就自以为是了。
《大智度论》卷五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就是除了诸法实相是佛要我们学习明了的一佛乘思想,其他一切都是魔。无明也是魔。魔也是磨练的磨,三乘正法都是先让你磨练磨练,越磨越光亮。这个魔是指不明诸法实相,除诸法实相以外,其余一切都是魔。
《大智度论》里又说:“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其他老师都是暂时的,真正明白了诸法实相,才能指导我们的人生和修学。如果离开诸法实相,我们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你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诸法实相的这十个范畴里也有深有浅。
比如说相,人有人相,鬼有鬼相,畜生有畜生的相,好有好的相,坏有坏的相,我们做事情的动作也都是相,这些相千差万别。我们都希望要好相,从相上一点点地努力也是一部分。《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见到了相,在不着相的同时又不离开相。
相是由性产生的。比如说,灯光是由灯和电组合而来,我们虽然看不见电,但看到光就知道有电。性好像是看不见的,但说看不见也不对,看到了光就知道有电,这需要自己去领悟。
在十个范畴里面,性和体比较难以理解,如果你完全明白了这两个,会很快明白其他几个。《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这一切就是直接契入到如如不动的本体,就是证得了如是体。你再发菩提心、慈悲心来利他,虽然如如不动却能够成就一切众生,这就是证体起用,在相上起作用。
在汉地广为流传的禅宗就是通过破本参证体、破重关起用这两种方法,把体和性都指点给我们看。
天台宗实际上是把十如是作为生命的整体来看,认为随众生的根器不同,哪个都很重要。有些人读了佛经以后,知道自己应该在因地上修行。有些人很在意自己的结果怎么样,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些人很在意自己的缘,要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先做好人把缘结好。有些人很在意自己的感觉,今天打坐舒服了就说:“师父,我进步很大!”坐得不舒服了,就有气无力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业障现前了。
每个人的着力点都不一样,只要你在佛法上努力了,最后一定会明白。只要有一个动作在,有一个追求在,诸法实相十如是的十个范畴就都连在一起。大家平常只注意一点还不够,当你看到佛放光现瑞时,如果很激动,你就问问放光的性在哪里?谁在放光了?如果发现自己没看见性,你的心马上就会沉静下来,不会再激动了。如果还不能平静,就看看自己激动的性在哪里,发现自己的激动还是个相,看到了它的性,你的狂乱心就沉静了。当其他习气毛病翻出来都一样,翻出来的就一定是相,你就看看自己怎么会打这种妄想,它的性在哪里?如果你再把十个范畴都仔细看看:我为什么会很激动?因为我太穷了,现在拿到一大笔钱,所以才很激动。你就看到了它的前因后果。
你自己只要仔细地向内观察,用自己的心就可以体察到这十个如是。如果你还没有观察全面,就要小心了,比如说你只观察到体,一切法不可得,感觉到内心空了,没有观察到因果缘起的关系,就可能口出狂言。就像百丈禅师遇到的野狐禅一样,人家问他,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说,不落因果。其实当他讲不落因果时,自己充其量也只是对体有所理解,体是一切法空无我,因果虽然也是空无我,但在相上还是丝毫不爽。他就是不知道这十如是,如果懂了就是不昧因果,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不昧和不落相差就很大。不昧就是对因果的空性和它的作用都很清楚,对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都很清楚,就是了了然,一点都不会昧却、不会迷失了。
所以《大智度论》说:“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从我们现在发心直到成佛,从凡夫到成佛的过程中,能够明白诸法实相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