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第三种是安居实相觉无为,随时安住在实相当中。永嘉大师说: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着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1.安居寂静实潇洒

人世间总是把五欲六尘欲望的满足作为生活的动力,作为人生的价值,所以讲要“入深山,住兰若”,兰若就是寂静处,也就是没有人烟干扰的地方。从事相上看是跑到深山里面去,其实永嘉大师倒是主张在城市里面修行,在中国佛教史上,这个观念还是比较难得。

永嘉大师就在我们松台山修行,就是温州的西山。有人告诉他到深山里面去用功,他就说:“你在深山里面用功,到底是心里有道,还是心里有青山?”如果心里有青山,你已经随青山转了,就没有道了;如果心里有道,你就不在乎青山了,那在深山里面跟城市里面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在十字路口心里有道,其实十字路口也不会干扰你;如果你受到干扰了,说明你心里面没有道,没有道的话,你在深山里面也没有用。永嘉大师是主张心里有道。

 “岑崟幽邃长松下。”岑崟两字放在一起是小而险峻的山,也有小的挺陡挺危险的地方,可能就是指我们的松台山,我看宿觉名山石壁那里,那个悬崖也有点危险,掉下去也可能会摔死。

那么住在这样一个地方“优游静坐野僧家”,布衣淡饭充饥,别有优游之乐。你看出家人生活非常简单,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很悠闲自在,对于外在的环境都不是特别地执着,也是修行的一个风格。

“阒寂安居实潇洒。”“阒寂”,阒也是寂静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内心有道,安住在寂静处的时候,才是真正潇洒的地方;如果你心里没有道,想潇洒也潇洒不起来,并不是说住在深山里面,就一定能够潇洒得起来。

2.觉照实相不施功

怎么样才能潇洒呢?“觉即了,不施功。”古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在听课或者平时用功的时候,那个觉照的开关好像很难打开,打开一下马上又暗了。你现在告诉自己要提起,要觉照自己的身心,要无为。觉照的时候,要不停地增加你背后的那个力量,增加觉照的力度。你能增加几秒钟,就保持这个觉醒。背后要常提起觉照的感觉,如果你说“哎呦,放松一下”,这就是没有觉照,就是无明。

你一提一觉,觉照起来了,一放下,这个中间没有善恶,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在表面上看,感觉跟不想差不多。“我就是随缘做事,做事时我也不想”,什么都不想,好不想,坏也不想,没有烦恼,也没有快乐,这是增长无明。所以你必须提起觉照,就是保持特别清醒的状态。如果觉得快睡着了,那你就要提醒,所以提醒的这一下是觉。但是你觉起来在那里照了,还说“我要再觉一下”,那就又是头上安头,又是生烦恼了。

所以“觉即了,不施功”,不需要造作,也不需要说“我一定要坐两个小时”。没有任何外在的条件来要求自己,你只要回光返照,清清楚楚,这一觉就是安居实相。证体起用或者悟后起修,悟后起修的这个力量一定要靠提起觉照,没有提起,你的功夫往往会随业流转。当然已经见道的人,提起来就比较方便,就好像手上拿着手电筒,自己摁一下就能点亮了;但是如果明白了道理,自己还没有真正悟到,就好像手电筒外面的壳还没有拔掉,怎么摁也摁不出光明来。

如果想用最快的速度见道,还是要像参禅一样,看到自己一个念头都没有,保持这种觉照的力量。觉照的心一起来,就不需要其他念头了。你也不要担心说“哎呀,我的腿痛,我的什么……”都不需要担心,只是觉照在这里。你坐在那里,腿痛了,就把它放下来,还是保持觉照的样子。所以叫“觉即了,不施功”,不要从时间、打坐姿势上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没有任何造作,觉起来就比较快。

禅宗悟后起修是特别潇洒自在的。你如果发了菩提心,人品道德本来就比较好,一旦看到这个觉性或者见到无生法以后,你在整个生活当中对一切情境都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需要拒绝任何法。自己善恶念头生起来了,就能看见你过去的因缘是什么,看见自己过去的那些习气种子是什么,根据这个习气种子,你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去,就会越来越明白。

3.着相布施终还坠

“觉即了,不施功”跟一切有为法不一样。有为法是什么呢?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说:“着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我们如果做好事布施给别人的时候,总是有所求,有布施的人,有所布施的物,也有所布施的对象,三轮没有空就叫着相布施。着相布施能够升天,即使只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谁在接受这个好处,但对他并没有什么要求,这也叫着相布施。“犹如仰箭射虚空”,就像你往天上射箭,你布施得越多,射的力量越重,在天上升得越高,你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享受,高者必落。“势力尽,箭还坠”,箭射上去了,势力没有了,它一样还会掉下来。掉下来就不好了,升得越高掉下来就越惨,所以“招得来生不如意”。

没有智慧,不明白无为的本体,如果只求福报的话,来生可能做一个国王,或者做一个势力很大的人,

但是因为没有智慧,一旦有了权势,可能就会用权力造更多的恶业,享受那个福报,反而会害你来生更加不如意。

世间法有时候也很难把握:当你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帮助到什么程度才是恰到好处。帮助多了,可能把他宠坏了;帮助少了,他可能又受不了,过不去了。

凡是得到快乐的人,都会依恋这个快乐,一旦产生了依恋的感觉,他的痛苦就开始了,所以会招得来生不如意。布施如此,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如此,就是着相所修的一切行,都靠不牢。你坐在那里打坐,想:“现在谁也别干扰我,我把心控制住,什么妄想都没有。”停在这里觉得很开心,但是等你毅力坚持不住的时候,你必须去面对人生,面对你的那些习气烦恼就更加痛苦。有些人不学佛之前,喝酒、吃肉、上舞厅,都很习惯,一学佛以后他反而更加受不了,看着那些就会头痛、头晕、要吐,为什么会这样?是他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有另外一个标准了,痛苦就会更多一点。所以,世间的有为法总是靠不住。

4.无为实相如来地

最好就是要“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无为实相在这里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无为,就是无造作;一个是实相。天台宗讲的实相是无相无不相,无相就是证得无生,无不相就是起一切妙用。这就是大乘佛法讲的心性,你的本性不但无相,而且不妨有一切相。

你如果在内心完全顿入了无生,那么你的思想行为,一切都不需要取消。你依然在这里生活,会活得更加有滋有味,比普通人活得更有智慧,更有慈悲,更有能力。这就是大乘佛法,不但要了生死,而且要不畏惧生死。你已经了解无生的道理以后,你的生命无论到哪个道去度众生,都没有畏惧,这叫无为实相门。不只是证得空性,契入空性以后还要回到现实,六度万行,修习菩萨所修的一切法门。这叫“一超直入如来地”,就是彻证中道实相。

永嘉大师既悟到了天台宗的诸法实相,也得到了禅宗的传承,将两者融会贯通,因此他才能教导我们安居于实相,随时觉察让自己住在无为法当中。

禅修有根本和枝末。我们大部分人修行都是先从枝末开始,慢慢地顺藤摸瓜,才摸到它的根本上。比如说刚开始到寺庙去烧香、拜佛,然后跟三宝接近,开始听经闻法,自己去思维。从求福报、求人天善法开始,行善积德,一点一点地慢慢走入自己心灵的堂奥。

禅宗的修法是告诉我们,得到了根本,其他的枝末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学佛法的快慢跟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一定关系。如果我们一直只知道做善事,在事相上修行,着相地修行,却忘记观察自己的内心,这样往往要修很长时间,效力并不是很大;如果我们在内心深处直截了当地观察,进步的速度就要比外在的着相修行快得多。

一般来说,禅宗是让我们先在根本上观察自心,拓宽见地,把我们凡夫的我执知见先打破,以无我空性的正见,再回到生活当中,成就自己的慈悲和德行,这样的修行就容易顺理成章。

所以永嘉大师所示现的真修过程是:先要寻师访道,明悟无生之理;然后还要历境练心,超越荣辱;再进一步就是安住实相,觉察到无为无造作的真如本性;最后告诉我们禅法修行能够妙用恒沙,于一切处得大自在,这才是佛法的究竟目的。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