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第七讲 通修别证的六妙门

  这一讲是六妙法门的渐修圣道部分的第一层次。内容属於通别门,它阐释了凡夫、外道、声闻、缘觉、菩萨的五种性质之行者,在通修六妙门时的差别功用,以此使行者明了圣道行的可尊可贵。第二层次旋转门,专就菩萨体悟真空之後如何旋转缘起妙有的善巧功用。

  这二门主要是对适合於渐修圣道之人而设立的,因此,不厌其烦地层层阐释,使行者每行一步都有法可依,而且在心行上,均可对照其层次。

  前面几讲论述的都是通法,即没有特别阐述行者个性的差异因素,所以仅是方法性的。在这一讲里,智者大师为了引导行人明确不同的理论、见地、根性在修同一法时所产生的迥然殊别的结果,因而使人放弃凡夫、外道及二乘的知见与功理,一心寻求菩萨道的真实大法。

  次释第六通别六妙门。

  接下来就要详细地阐释通别门的意义。通有共同的、相通的含义,别则是差异的,特别的意思。

  所以言通别六门者,凡夫、外道、二乘(声闻、缘凳)、菩萨,通观数息一法,而解慧不同,是故证涅槃殊别,随、止、观、还、净,亦复如是。

  就具体而言,凡夫、外道、声闻、缘觉、菩萨的五种类型的修学者,虽然都共同地观修数息一法,但是对法以及对於人生的认识不一样,下手做工夫时所起的效益也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结果的「证」上,就完全不同。

  除数息法以外,其余的随、止、观、还、净的五门也一样。不但如此,一切佛法,乃至人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这样,由不同的人生观去实践时,其结果也必然地完全不同。因此,修学六妙门,应注意佛法真理的熏陶,日积月累,使我们从无明妄执中解脱出来,重现人生的真实面目,开创新生命的一片崭新天地!

  所以者何?凡夫钝根行者,当数息时,唯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欲望此入禅,受诸快乐。是名於数息中而起魔业,以贪生死故。

  那么,凡夫的行相会是怎样呢?凡夫因为根性极钝,没有智慧去透视人生,所以在不明了人生真相的情况下,认为身体、寿命、感受、占有是人生最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他修数息以及其他一切功法时,只是希望心念安定舒服,身体健康、寿命延长,并希望得到禅定的快乐。集中一点讲,就是通过练功,占有属於「我」的生命,并尽可能地得到乐趣与享受。因为凡夫修法的动机是「占有」,那么,必然地以「我执一、「我念」、「我爱」、「我有」等为核心地去练功,如此之修学正是造烦恼之因,所起的也无非是魔业。其主要原因,就是把虚妄的生命当做实有,所以贪心不止,烦恼不断,其结果不免流浪生死。

  目前气功界这一现象极为普遍,除了气功师错乱的引导外,不过按照「人」的观点,并不足为害,只是功到深处时,难免要出偏。但是少数佛教徒,却不务正业,又去修一些气功或专搞身体的法门,其动机、其见地,岂非又落入凡夫的迷执之中?重操已将舍弃的虚妄法,实在可惜!

  复次,如利根外道,见心猛盛,见因缘故。当数息时,非但调心数息,从一至十,欲求禅定。亦能分别现在有息无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过去息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未来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现在息有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及心亦尔。随心所见,计以为实,谓他所说,悉为妄语。

  所谓外道,一般指不修佛法正道,不悟心外无法的修道者。这一类人除对人生有一定程度的妄执外,更重要的是「见心」极其「猛盛」。所以往往在坐禅中沿著主客相对的思惟习惯去探索人生宇宙的规律,所得的结论,也往往因人而异。在印度就有外道六师、十三外道、二十外道、三十外道,以及九十五种外道等不同,他们计著所思惟的「时」、「五大」、「相应」、「寿者」、「因中有果」等观点为人生宇宙的真理,但均迷缘起性空的根本谛理,所以在因果、心物等问题上,就产生了谬解,走向虚妄的修道之路,而不得真正解脱。

  这一段旨在显明外道修数息法时的一般的特征。即他在数息功行中,要分别息的有或无,非有非无等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种种相状。或者是思惟息相的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性的流变问题,以求息的真实与否。再或寻求息的空间的边际问题与息的永恒性与暂时性问题,以期通过对息的寻索,把握人生宇宙的真实相。并以自己的领悟为真理而排斥异说,否定非我。

  是人不了息相,随妄见分别,即是数息戏论,四边火烧。生烦恼处,长夜贪著邪见,造诸邪行,断灭善根,不会无心,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因为外道不明了息相乃至人生宇宙的一切事物,都不过是缘起的假相,不明了缘起性空,却反而在假相上起妄见分别,欲求得真实的谛理,这就落于戏论之法,虽然在哲理的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等角度去探索,却都是违背中道真谛的妄想颠倒。所以由於妄见猛利就不能真正安心,在生死长夜之中,贪著自以为是真理的邪见,由此带领徒众,广造一切邪行,迷惑自他,断失善根。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以妄心取妄境,能所不泯,不会无心之道,所以心念流行在无生的真理之外,如其所行,即名为外道。

  现代的宗教界与气功界,不悟缘起性空之道,不发出离之心,不起慈悲之愿,而进行的以「妄见」为根据的一切功行,如信息论、特异功能论、神佑论、气理论、遥感论等,都属於现代外道之行,其最终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开智慧,获解脱的胜果。

  如是二人,钝利虽殊,三界生死,轮回无别。

  以上凡夫与外道的二种修禅之人,虽然在根机上有钝与利的差异,但因为没有出离心与慈悲正智心,所以以贪著生命为因,所得之果也就难免是生死轮回不已的。_复次,云何名为声闻数息相?行者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故,修数息以调其心。尔时,於数息中不离四谛正观。

  在出世间的圣道修行中,以声闻为初,缘觉为中,菩萨为後,那么怎样是声闻乘人在数息时的行相呢?行者如果看破五欲世间的罪恶与痛苦,对於人生世间的一切有为事业,不再抱积极态度,心如冰雪,惟在心中一意地寻求速出三界的道法,因为发心之量不大,所以惟求自了,不乐度他。这样的行者在修数息等法时,总以四谛观法贯彻始终,即厌苦断集,慕灭修道。

  云何於数息中观四真谛?行者知息依身,身依心,三事和合,名阴界入。阴界入者,即是苦也。

  那么怎样在数息中体现四种真谛的观修呢?首先行者在息中明了苦谛之智:呼吸是依赖於身体而存在,身体又依赖心识而运动。息与身属於「色蕴」,一念之心分具「受、想、行、识」的四蕴,故知在三事和合之中具备五蕴。其次,身中六根与思想等所对六尘为十二入法;其中各具眼界乃至意识界而成十八界。

  这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就是生死的苦报,三苦、八苦无不依此而受,所以可以在息、身、心的三事和合中,明了苦谛。

  若人贪著阴界入法,乃至随逐见心,分别阴界入法,即名为集。

  苦是果,集是因。明了苦之缘起根源即是断集之智。

  如果行者在阴界人的苦报之中,起心贪著,以此为实,并造种种烦恼惑业(凡失),乃至於随逐妄见之心,分别阴、界、入法的妄相,起错谬邪见,广行颠倒(外道),都是世间苦果的集起的因业。

  若能达息真性,即能知苦无生,不起四受,四行不生,即钝使利使,诸烦恼结,寂然不起,故名为灭。

  如果行者能了达息相的真性证得了不生不灭的真性本空之理,就能证知苦本无生,因为无生故,所以在一切境中不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乃至寂灭受。集谛中的因、集、生、缘的四烦恼行也不再生起,即远尘离垢,贪、嗔、痴、慢、疑的五钝使,与身、边、见、戒、邪的五利使等一切烦恼结使,也寂然空净,不再有生发之条件。如此所证的解脱无生的圣德,称之为灭谛涅槃。

  知苦正慧,能通理无壅,故名为道。

  能观知苦的正确的智慧,并能透过诸法而通达於真理,无壅无塞,解脱烦恼,开显胜智,如此之正慧之观照,就是道谛的功用。

  若能如是数息,通达四谛,当知是人必定得声闻道,毕故不造新。

  假如行者能够这样去运心数息,於数息法中通达四谛之理,必定可以证得声闻之道,成阿罗汉果。三界的烦恼惑业毕竟寂灭故,所以不再造五欲诸业,也就不落生死後有,於是於生死中得自在。

  复次,云何於数息中入缘觉道?行者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

  怎样在数息法门中证入缘觉道呢?如果行者的发心是要寻求不由师教而获得体悟的自然之智慧,因此,乐於自我独处的反思观照,领悟人生的真理,并能善於在寂然无为的心中,消泯尘世的烦恼,呈现心地的清净之境。由此而透彻地悟知一切人生万法的生灭因缘,从而把握了诸法的根源与发展的规律。

  当数息时,即知数息之念,即是有支,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

  基於以上的前提,缘觉乘的行者当他进行数息的时候,就能了知数息的念头就是「有支」——不断地运心攀缘息的出入之相。而这「有」是因为「取」支的趋向与造作而形成,因此,「有」是缘於「取」而来。但这「取」并非凭空而生,乃是,出於对息相及息法的功用、感觉等的爱的动机所造成。因此,「爱」是形成「取」的动因。然而「爱」的缘成是由於对息法、息相、息用等的概念、感受等的领纳作用。而「受」是来源於六根对於息等六尘的接触——相互间的反映作用。而这种反映之触,则源於六根的功能——能看、能嗅的直觉功能。再进一步深入,这六根的功能,无一不是植根於肉体与精神的存在——名色;而名色如果没有「识」的不断相续执持与维系作用,也断断不会保持自我。但「识」的主体也并非永恒的「自我」,它不过是业的因果流现的一种持续妄力而已,所以离开了业行,也不可能有「识一的主体意识的存在。而这「业行」是不是永恒的固有的东西?究其业行之源,原来最後的罪恶之首,即业行的策动者是无始以来的「无明」。「无明」虽有许多层次的解释,综而论之,凡是众生不了缘起性空的真理,惑於身心与世界,以为实有而取相造业的妄认妄知皆属无明。

  当缘觉行者追寻到了无明之源,就知道,只要脱出无明这覆盖,那么,一切生死烦恼,就会不断而自断了。所以缘觉观十二因缘,其根机比声闻观四谛要利些,因为更直接故。

  复观此息念之有,名善「有一为业。有善因缘,必定能感未来世人天「受」。「受」因缘故,必有老死忧悲苦恼,三世因缘,生死无际,轮转不息。本无有生,亦无有死,不善思惟心行所造。

  再观这现前一念攀缘於息相的有为之作,虽然这「有」是善业的造作,但因为有造作之善因与善缘,则必定能在果报上感得未来之世的或人或天的「受」。有了果报之受,则必定有生死与忧悲苦恼的存在。因此,从现前一念的善有缘息之心的因因果果而推知,三世的流转因缘,的确是「生死无际,轮转不息」。而万法的本性,原本没有生死可得,一切的报与受,都是妄心出流;著相造业的「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如能逆转因缘,截断无明妄业,打开本净妙性,则当下即得解脱自在!

  若知无明体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无明尚尔,亦不可得,当知行等诸因缘法,皆无根本。既无行等因缘,岂有今之数息之实?尔时,行者深知数息属因缘,空无自性,不受不著,不念不分别,心如虚空,寂然不动,豁然无漏心生,成缘觉道。

  假如行者从正思惟的观照中,体知了无明的体性,就如空中的云层一样,本来就不是真实之有,只因无始以来的妄想因缘——即受、爱、取、有等和合而产生。如今这虚妄的无明,因是有而非有,所以借「无明」的假名以名之。无明尚且是虚妄不实之物,那么由无明缘起的行等因缘之法,更都是妄业流转之假相,均没有一个实在的根本之体。既然没有行等因缘的流变之真,那么,岂有现前一念的数息的实存?当行者体知了因缘的真理时,就深透地悟明了数息之法属於一时的因缘,而因缘本空,息、身、心三者,均无自性。既知无有自性,则正在数息之时,不再领纳息相的种种反映,也不住著於心息之间的过程。既不起能念所念的对待,也不分别心息相交的微细流注。如此心无依倚之际,犹如虚空,内不住心,外不住境,於是契入寂然不动的心体,豁然之间,本性的真无漏之心智顿时现前,於是便成就了缘觉之道,得辟支佛果。

  复次,云何名为菩萨数息相?行者为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

  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故修数息。欲因此法门入一切种智。

  上面已经阐释了凡夫、外道、声闻与缘觉的四层修数息时所表现出来的动机、知见及过程与结果。而论这四层的目的,就是使行者趋人菩萨乘,因为菩萨乘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以上四层所不能达到的特殊微妙的功德。

  那么怎样是菩萨修数息的行相呢?菩萨行者最初的动机,为了寻求最究竟的人生目标,所以为了开启一切智——知一切法的总名总相,即性空之体;佛智——同时彻见诸法性相而无余的大智慧;自然智——不由修得的本具开显之智;无师智——不由教诲,无须文字的自性启照之智。如来知见——证如来究竟妙觉时的大解脱自在知见;力无所畏——慈悲行愿、广度众生,入一切不思议之境而无所畏。不但上求佛智佛德,同时也慈悲愍念一切众生,设法安乐一切有情,由此动机与愿求所以去进行数息的练习,其目的就是通过此法门而证人最圆满的一切种智。

  所以者何?如经中说:「阿那般那,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 一是故新发心菩萨,欲求佛道,应先调心数息。

  为甚么说菩萨上求下化之初要先修数息法门呢?佛在经中曾经说道:「数息等息念法门,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进入佛道的最初下手用功的门径。」由此可知,新发心的菩萨,想究竟证悟佛道的殊胜之果,就应当先调心修数息法。

  当数息时,知息非息,犹如幻化。是故,息非是生死,亦非是涅槃。

  菩萨进入数息时,以其广大的观智去照了息相,了知息的出入,当体即空,於空中见此息相,犹如幻化一般,没有实体。所以息相的出入,既不是实有的生死之法,因其本性空故;也不是涅槃之道,因其不离幻化之假故。乃是不空不有,非真非假的中谛妙境。

  尔时,於数息中,不得生死可断,不得涅槃可入。是故,不住生死,既无二十五有系缚;不证涅槃。则不随声闻、辟支佛地。

  以不空不有的观智去照了息相时,生死本空,就没有实在性的生死可以断除,又不离幻化假,那么也就没有实在性的空寂涅槃可以证入。所以,因为不住著於生死污染法,就没有三界二十五种有漏法的系缚,即超凡夫、外道等三界生死法。不证涅槃空寂之故,就不会堕在声闻与辟支佛的只有偏真之理体而不具广大微妙功德的二乘之地。

  以平等大慧,即无取舍心,入息中道,名见佛性,得无生忍,住大涅盘,常、乐、我、净。

  因为菩萨於修数息法时,既不住生死,也不入涅槃,所以就以平等无住的大智慧照了一切相对诸法,即以不取任何一法,也不舍任何一法,使真如自性彻底显现,悟入息相法所体现的中道实相。如此所见之道,就叫做明见佛性,於是证得无生理而忍可於心,无住而住於不可思议的大涅槃境,真常、妙乐、大我、圆净的功德,时时现前。

  故经云:「譬如大水,能突荡一切,唯除杨柳,以其软故。生死大水亦复如是,能漂没一切凡夫之人,唯除菩萨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心柔软故。一是名大乘行者於数息中入菩萨位。

  智者大师引经中水的突荡性来作譬喻:「水能冲去一切坚硬的阻挡物,却无法把杨柳冲去,这是因为杨柳是有柔软的随顺性。生死大水也是一样,它能漂没一切妄见迷执的刚强凡夫,但因为菩萨既不染世间,又不住於出世间,所以唯除住於平等的大般涅槃的菩萨,因其心柔软之故。」这样就是菩萨在数息中以平等观智悟见中道实相,而证人菩萨位。

  这里的菩萨行法,重点在见道上。所以依此法修持,应以不二之理熏陶於心,在数息时,即以此理而作观照,久久自然趋入无生之理而悟道。而悟後起修之法,智者大师在下一章旋转门中,有极详尽的阐释。

  此则略说数息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之相。数息虽通,须解殊别之相。当知数息虽同共修,随其果报差降。余随、止、观、还、净一一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亦复如是。

  以上是简略地阐释数息妙门中的凡夫、外道与三乘圣人及大乘小乘的通修别证的现象。数息一门虽然是通修之法,但行者必须了解各人动机、知见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性。因此,行者当知数息虽是共同行法,而不同根性人去修习时,所得的果报便有高低的差异。除数息门外,其余五个妙门也是如此。

  我们了解了六妙门的共通性与个人运用智慧的差异性後,就可以反照自己在六妙门的功行中的动机、知见、功行过程的智慧差异,从而得出在五种性中的位置与未来之果。并透过此义,尽量地接近於菩萨乘,使之在修持中符合於真正的中道平等大慧,明见佛性,开启正智。见道之後,就可以展开从空出假的菩萨旋转门,使妙假之用,广大无边,赅摄万法,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