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是体用圆融摩尼珠,“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1.摩尼珠
“摩尼珠”是过去印度佛经里面讲的摩尼宝珠,把它拿在手上就能够物济贫穷,世间的一切宝物都可以从这个摩尼珠里面生出来,所有的贫穷都可以被治疗。用摩尼珠来代表佛性的功能,它会显现出一切作用。
“人不识”是指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心性就是一个摩尼宝珠。这么多人千差万别,贫穷、富贵,痛苦、快乐,定力好、定力差,这种种状态都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都是从我们自己的心里面彰显出来的,众生彰显出智慧也好,愚痴也好,都是心中的摩尼宝珠所展现。如果认识了自己的这个宝珠,我们在十方法界都能来去自在;认识不了这个宝珠,你就在那里挑三拣四。
比如说,坐在前面的人是摩尼宝珠,坐在后面的人也是摩尼宝珠,有些人就喜欢坐前面,有些人就讨厌坐在前面,你生命中任何一种选择和展现,其实都是那个摩尼宝珠在展现。你出家就展现出家的样子,在家就展现在家的样子,升天就展现升天的样子,下地狱就展现下地狱的样子。可我们总是要追求某一种状态,舍弃、害怕、逃避另一种状态,这就是没有找到这颗珠。你只是抓住了宝珠所表现出来的色相和光,执着在这些外在、变化的光上面,没有看到这个摩尼珠。所以说“摩尼珠,人不识”,是指我们不认识自己的真心佛性。
2.如来藏
“如来藏里亲收得。”“如来藏”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如来,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个如来,看不到心里面的这个佛。
“如”就是如如不动,“来”就是来去自在。如如不动的是体,一切自在的是性,六根门头放大光明的就是来去自在。眼睛睁开能看,闭着也能看,耳朵能听,手能动,这一切动作的背后都有一个功能,有我们的性能在这里;没有举手投足的性能,你举不起手来。它有来去自在的本能,却是始终不动的。真理没有动摇,不会偏袒,我们的自心也没有动摇,也不会偏袒。
大家感觉到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常常会受伤害。如果你真正看到,自我感觉只是后天的一个观念,假如那个观念没有了,虽然坐在这里,可是背后“我要名,我要利,我要这个那个”,你所为了的那个“我”没有了,你反而变得更加圆明自在。
我们那个“如来”没有彰显出来,所以就变成不停地来去,而没有“如”。如来藏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在如来藏当中,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我们为什么造业会有业报?就是所有的行为,会自动储存在自己的阿赖耶识当中。换句话说,阿赖耶识有自我记忆的功能,这种功能就像你生命的芯片一样,你所有的动作行为都储存在里面,你的行为从这里发出来,行为的结果又回归到那里,就叫种子起现行,现行又变成种子,这就是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所有的善恶好坏全部藏在里面。
《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了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就是你真心本自不动的这部分,就是如来藏。还有一个心生灭门。我们自己由于无明,以为有个自我,为了这个“我”去追求。外境千差万别,就跟着一直转,找不到家了,在外流浪,在六道中轮回受苦,这个是心生灭门。如果你把生灭门解决了,找到生死根源在什么地方,了断生死以后,你的真如门就彰显出来了。
3.六般神用
那么这个宝珠有什么用呢?“六般神用空不空。”“六般”就是六根门头放大光明,“在眼曰见,在耳曰听,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身接触,在意思想”,这叫“六般神用”。
大家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这个功能到底存在什么地方?这是如来藏本具的功德,所以叫六般神用,特别自在。你眼睛想看,这还不自在吗?随时都能看,眼睛好就看得清楚,眼睛不好就看得模糊,睁开眼睛能看见,闭上眼睛看见黑暗也是能看。耳朵也是这样,就是对静音、动音都能听。这叫六般神用,随处自在。
我们执着声音的时候,就觉得听不到很可怜。其实也没有关系,听不到就是听到了静音,这叫六般神用“空不空”。产生听觉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没有形象。你眼睛看到这个磬的时候,是不是你的眼睛有东西跑到磬这里去了?你眼睛睁开了,看到张三,跑到张三那里去了?看见李四,跑到李四那里去了?没有!可是没有到这里来,为什么会看见呢?好像也有,你的眼睛就是有这样的功能,如镜照物的功能。耳朵也有如镜照物的功能。你说它空,它不是空的,有句话叫眼光所及,这就是光,眼睛的光明就是智慧光明,六根门头放大光明。你眼睛和所看的之间,耳朵和所听的之间,这中间反而没有东西,所以叫“空不空”。
本质上无有一法可得,一点尘埃都没有。有些人说“我不看了”,把眼睛闭上,你认为自己不看了,实际上是看另外的东西,是心里在打妄想。真正清净心看什么都是清净的,因为这个看的本身并没有东西到别人那里去,但是我们在看的时候,内心会产生种种贪着和嗔恨,这个是不干净的。你产生贪嗔痴烦恼了,你的心就变得染污了。但是虽然染污,你的看还是没有污染,你的眼睛还是照样可以看的。所以佛像铸起来,就是让我们看见佛像生恭敬心,坏的念头就不敢生了;如果塑了一个美女在那里,说不定就想其他的歪念头了。事实上,你真正能看的这个智慧光明,它的本质是空的,但却有这个作用,就像眼睛能看见外面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东西到那里去。
前面是用眼来举例,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此,特别是我们的思维。大乘禅法从来都不是让你脑子停下来什么都不想的,永嘉大师跟六祖大师对话时,永嘉大师回答“分别亦非意”,意思是“不是说我分别心生起来了,就一定是错的”。分别心就是你的功能,有什么错?就像眼睛能看物一样,你想到妙果寺门口的车,想到自己的家,想到这些的时候,就是你的意根、你的内心深处彰显了你所想的那个境界而已。要是心里没有贪嗔痴,想有什么关系,你想到他,说不定还是给他加持呢,没有任何坏处。但是如果你有贪嗔痴,想到那个仇人时,在那里咬牙切齿,想到喜欢的人时,在那里臭美,心态在那里变化,跟想本身没有关系。所以六根就是六般神用,它本身既是空又是不空,空就是一无所有,不空就是妙用恒沙。
4.一颗圆光
“一颗圆光色非色。”“一颗圆光”就是指摩尼宝珠放出的无量光明,“色”就是看得见的,“非色”就是看不见的,“色非色”是全部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彰显。每个人长相的好坏,跟内在心性有直接关系。如果你在内心,不停地生起慈悲善良和智慧的时候,你的长相就会慢慢生出慈悲相来,生出圆明、清净的相来;如果你具足了贪嗔痴和仇恨,时间久了,仇恨就表现在相上。一个家庭、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都跟内心生起的这些念头有直接关系。
所以这“一颗圆光”就不得了,如果你内心天天生起贪嗔痴,就等于把这个圆光扔到厕所里面一样,让它的光发不出来,还沾上一身臭,什么都没有。我们生起烦恼痛苦的时候,那个佛性就完全被烦恼覆盖住了。如果你内心没有贪嗔痴,没有那些痛苦无明的执着,那你现在的言行举止就跟佛一样,大家的本质是跟佛一样的。
从心性上说,心跟物是同源同质,本质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讲佛教是唯心的,但从本质来说,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因为外物世界的显现,跟你内心的那个根源是同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而这同一个东西都是“无我无人无世界”。你要体会到这一点,才能够放出智慧的光明。“一颗圆光色非色”,这个圆光就是我们自性圆满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