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一、四维时空与情绪
前面已经讲过,人的一生会受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一种是外在的社会价值观,它能指导我们朝哪个方向去努力;第二种是内在的生活经验。由于我们的价值观不断改变,内在的经验又各不相同,我们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觉也就截然不同。人生观的主体是自我,也就是我们自己,而世界观的主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
通常人对世界的直接感觉,是能感知到的三维空间——长、宽、高,加上时间,称为四维时空。但这四维时空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时空是我们的错觉。
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觉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我们直觉肯定是存在的,毫无疑问存在。可是你到底能不能拿时间给我看呢?它究竟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抓得住呢?没有,哪怕连一个微尘都没有。没有一个微尘,怎么说它是存在的?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空间在变化,由于空间的变化,我们就感觉到,这种变化就是时间,而事实上时间是没有它实质性的存在。
畜生缺乏智慧,所以对时间的感觉很麻木,而人却可以把时间制成产品。时间本来是没有的,它怎么可以制成产品呢?科学家很了不起,他们通过计算物质空间的变化,制造出钟表来,精确到几点几分几秒,这样人们就可以相约碰面,可以如期办事,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麻烦。但是即使如此,时间的本质还是空的,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找不到任何一个属于时间的东西。
现在科学继续在发展,科学家经过研究以后说,还不止四维时空,还有第五度空间,存在五维时空。第五度的世界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情绪。
随着我们情绪的变化,时间和空间会发生改变。比如人在开心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跟朋友还没有说几句话天就黑了。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千杯下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啊,可是跟知己在一起,还觉得时间很短。我们人间一百年,天上才一天,因为天人太快乐了。可是如果心情很糟,或遇到困难解决不了,就会感觉度日如年。所以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与我们的情绪直接相关的。你的内心越是开阔、愉快,你的时间就过得越快,而它的作用反而越大。在同样的时段里,快乐的人能做更多的事情,而痛苦的人,花很长时间却做不成什么事情,因为他整天都被烦恼所控制。

有一位居士六七十岁了,身体不好,我劝他:“你要好好念佛,赶紧求往生。”他说“不行,师父,我还没享够福,我还要享几年福再求往生。”他还舍不得走。其实正因为人有很多痛苦,所以才觉得一百年好像蛮长的,而在天人看来,一百年只是朝暮之间而已。
对于空间也是这样,心态很好的人,即使在斗室之中也能感觉心远天地宽。如果烦恼重重,即便在旷野中也觉得没有立足之地。所以在地狱里面空间很拥挤,会跟其他的地狱道众生有摩擦,有碰撞。而在天人的世界里面,他们不会碰撞,不会摩擦。像维摩诘居士的卧室,方圆只有一丈,但方丈之中可以容纳八万四千法王座,而且所有的法王座到他的房间里都没有变小,他的房间也并没有因为容纳那么多法王座而变大。心地开阔、无我的人才能容纳天下一切,所以空间也是由自己的心情引导而来的。
我们的情绪会改变时间和物质的状态,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科学家如果研究出来,能把情绪变成一个产品,这价值就大了。
二、情绪管理
1、情绪能够影响并改变世界
什么是修行?什么是坐禅?其实,坐禅、念佛就是情绪管理。佛教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让我们管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并改变这个世界,而我们却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烦恼时告诉自己“别烦啊,别烦啊”,但还是气得手在发抖。要打妄想的时候,叫你“别打妄想,好好念佛吧”,不行,还非得打妄想,而且偏偏是打你不想打的妄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越讨厌的妄念越是冒出来;你越喜欢的,它越是不冒出来。我们发心要学佛,要清净,要对别人好,但情绪它不听你指挥,专门要捣乱。
现在很多人管理不住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凡夫不重视情绪管理。从小时候我们就不重视情绪,想发火就任意发火,高兴了就任意高兴,所以养成了习惯。特别是岁数大的人想修行就比较困难,为什么呢?他们几十年的经验、情绪已经成习惯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这种习惯之下,他想修行,力度就要加大,否则很难见效。
情绪管理不好还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记得我出家的村子里,有夫妻两人经常吵架。他们住在四楼,吵架的时候经常把电视机等一些值钱的东西从四楼全扔下去,然后过几天两人又去买,经常一年要摔两三次。情绪管理得不好是要付出代价的,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不唯如此,情绪管理不好还会给这个世界带来麻烦。人在世界上生活,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有很多人。一家人的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邻居;一个团体的人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周边另一个团体;如果各个团体的人情绪都不好,就会影响这个社会。

情绪管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到其他人,而且还会影响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凡是山水秀丽的地方,附近的人情绪管理得就相对比较好。家居整洁、花草打理得很好的人,说明你的情绪管理得不错。如果到你家里去一看,桌子、板凳脏兮兮的,还摆得歪歪扭扭,花盆里的花干枯得快死了,一看就知道你这家人的情绪没管理好。古人有一句话:“上门休问荣枯事,但看容颜便得知。”走进你的家里,不必问你是兴旺发达还是倒霉,看看你的容颜,看看你家里的布置就一目了然了,就会知道你的生活到底是兴旺还是不兴旺。
2、水知道答案
日本有一位学者江本胜,他研究了水以后,写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书里面讲,水会受我们情绪的影响。很奇怪吧!水怎么会受我们情绪的影响呢?他给水增加了不同的意念:同样的两杯水,分开放在两个地方,对其中一杯说“你好”,对另一杯说“你真讨厌”,然后把它们放到冰箱里冷冻起来,让它结成很薄的冰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结晶的花纹:讲“你好”的那杯水的结晶花纹非常漂亮,讲“你真讨厌”那杯的结晶花纹就很难看。他做了十几年、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每一次都是如此。他不只是直接对水说话,还用笔写,写上“我爱你”或者“我恨你”。写“我爱你”的水结晶后的花纹非常漂亮,写“我恨你”的就非常难看。
其中一次实验,他把水拿过来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结果发现水结晶后花纹特别漂亮。他做了很多实验后发现,最漂亮的是念“嗡嘛呢呗咪吽”后产生的结晶花纹,就像一座宫殿一样,非常漂亮!念其他的都比不上这么漂亮。通过很多次的试验,他得出一个结论:水也是有感情的,也会知道你的情绪,也知道你对它好不好。
实际上,按佛教的话说,并不是水知道你对它好不好,而是说话的人的情绪影响了它。像中国古人讲种花,特别是兰花,种兰花的人要是没有性情,这花非被他种死不可。有些人经常给它浇水,很着急、很勤劳,就把根浇烂了。所以种花不仅要有经验,还要有好情绪。
3、将情绪转化为产品

日本人研究了水的结晶以后,就把这项研究成果研制成了产品。有一家制酒厂的老板,他发现他的酒的配料、配方都非常好,可别人就是喝不下去,没人喝。他看了这本书以后找到答案了,他的制酒厂旁边有一个屠宰场,天天有猪要被屠宰,它们被宰杀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喊叫的声音非常凄厉,这种声音影响到了他的酒,所以没法喝。后来他搬到一家音乐厅旁边,天天听人家播放音乐,两三年以后,酒的味道非常醇厚,成了名酒。由此可见,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捕捉的,可以将它转化为具体的物质。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到底如何抓住情绪,让情绪表现出来,从而使我们知道,如果情绪不好了,我们怎么去改变这种情绪,进而把世界改变得美好起来。
现在有个高科技的产品叫做测谎仪,通过测量出你回答问题时的心理变化,从而知道你是否讲假话。如果你对着仪器讲假话,你的心理波动就很大;如果没有讲假话,你的心理反应就没那么明显。通过它破了很多案。犯罪嫌疑犯被抓过来以后,审问他,他一讲假话,测谎仪就能测出来,知道他是讲假话。但是测谎仪是不是能达到非常精确的地步呢?还没有。如果它到了非常精确的地步,就应该像我们的钟表一样,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不少。
如果这样研究出来,我们大家以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多了一样,知道自己不仅生活在时间和空间里,还生活在情绪之中。
我们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老师和父母都告诉我们:“你要珍惜时间,要趁年轻好好努力,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都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人们按照空间规律性的变化,把时间研究出来了,然后又划分了年、月、日,我们才有机会说“你要珍惜时间”;如果没有被研究出来,劝你去珍惜时间,就好似跟一个疯子或者一头猪讲“你要珍惜时间”,他(它)可能是没感觉的。
一般的人,如果告诉他:“你要修心养性啊,你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啊!”他是不会在意的,他会说:“管不了那么多了,你们都是唯心的。”其实,如果情绪可以成为科学产品,那么我们以后无论教育人也好,在日常生活也好,就知道:你要注意你的情绪。这其实是佛陀早就发现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执着就是我们在情绪上对这个世界产生的一种极端错误的情结。我们现在还没有打开这个情结,如果通过学佛能够把这个情结打开,我们所有的情绪都会好转。

三、世间是无常的
1、时空是不真实的
一般来讲,情绪是由于我们的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执着而产生的,《金刚经》告诉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就是空间相,你我他也是空间相,寿者相是时间相。佛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空中的人、我、众生相也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说是不存在的呢?因为时间无常变化。我们认定有一个时间,可是任何人都抓不住时间。客观的时间好像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公平的,不管穷人、富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对哪个人多一天,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情绪不同,所以对时间的感觉可能会长会短。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业,都认为时间是真实的,空间是真实的。我们就执着于时空的真实,无法改变,把空间的这些物质都看成是实有的,我们的错误就在这里。
佛陀告诉我们,正确看待世界的第一个着手处,就是要看到诸行无常,一切万物不是固定的,而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变化,没有一个东西不会变化。包括人也是从小到大都在变化,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物质有生住异灭,都是从产生、持续、改变到最后消灭,每个事物都遵守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是我们大家都要看到的。
2、你怕死吗
很多人因为没有听到佛法,所以很怕死。大部分人都是怕死的,我也怕死,因为现在还没有办法把握死亡。死亡以后到哪里去,我们不知道,当然会害怕;如果我们知道死亡以后会到哪里去,就不会害怕了。有些念佛求生西方的人,他们心里面非常坚定不移,确信自己此生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此身是最后一次轮回了,以后再也不要轮回了!往生到西方以后,自己还可以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那时候已经超越了生死,已经勘破了对时空的执着。所以对于信心坚固的人来说,他不会害怕死亡。死亡就像换一件衣服,过年时换掉一件旧衣服,会有新衣服穿,我们当然不会害怕了。
对死亡后的去处没有把握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害怕的,除非是傻瓜、脑袋有问题的人,他不想这么多事情,就不会觉得害怕。就像掩耳盗铃的人,自己把自己的耳朵蒙起来,去偷人家的铃铛,然后铃铛响起来了,他说“我没听到”,他以为别人也听不到。很多人说:“我不怕死亡,反正有生就有死,这很正常,怕什么!”其实他比谁都怕。死亡一定会到来,我们对于死亡存在着恐惧心,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无常的”这个道理。如果看到了生命是无常的,我们就会看到有一个不是无常的东西,它从小到大、到老、到死都不会改变。大家能不能看一看呢?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

3、用什么来成佛
很多人经常到寺院里去请教师父,师父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如果我问你们:“你为什么要学佛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而最准确、最标准的答案是:“我要成佛!”从三皈依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在皈依的时候要发四宏誓愿,这个誓愿是至死不渝的。
但接下来我还要问你:“你用什么去成佛呢?”用你无常的躯体去成佛吗?用你那颗妄想的、颠倒的心去成佛吗?用你整天“东山萝卜、西山菜头”的那颗心去成佛吗?不是!你会问:“除了妄想颠倒,除了这个身体,还有什么?”有人说是清净心,你自己看看,你有清净心吗?你看到清净心了吗?你没看到,所以怎么能说是用自己的清净心去成佛呢?这个问题很严重啊!
其实对于所有学佛的人,我们都必须了解这个事实:肉体之躯是变化无常的,我们的妄想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很多人跟我讲:“师父,我妄想这么多,我要把妄想停下来,我要天天念阿弥陀佛来控制妄想。”这就好像要把妄想雕塑成佛一样,天天把妄想捆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面,总希望捆久了,妄想突然有一天就变成佛了。事实上妄想不能成佛,变化无常的身体也不能成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成佛?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了。
真用功的人一定要看到自己打妄想之前,心是什么样子的。超越肉体的束缚,超越自己妄想和思想的束缚。所有的思想都是可以通过妄想来体现的,比如说,“我要念佛,我要持咒,我要修行,我要观照,我要念戒定慧,我要舍贪嗔痴……”,所有的一切思想都是通过妄想来展现的。除去了这些妄想,我们的心才是真正清净的,可是我们没有看到。
如果你看到了清净心,你会发现,其实清净心没有名字。如果你说是用清净心成佛,那你讲的这个还不是清净心。《心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垢也没有净,这才是清净心。如果你还有个净的感觉,比如说现在你不打妄想了,心里感觉很安静、很清净、很光明、很明了,这实际上还不是真正的清净心,因为还有个清净的样子。不过,我们想用功修行,就可以在这个地方下手,这是可以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地方。

4、让“无常观”成为你的定解
如果不用功修行、不学法,几乎所有人的眼光都只停留在无常的身体、外在的物质或者妄想上。我们看不到,无常变化的事物并没有一个实质。很多人都知道,佛法讲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要对此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说听来的一句话就觉得是自己的。因为听来的只是闻的智慧,还不是思的智慧。你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确认这个世界就是无常的,在心中给予肯定。就像我们操作完了电脑程序,要点“确认”一样。在佛法里叫做“定解”,就是说你的理解一旦确定成为你的人生观,你就确实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相都是无常变化的。只有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了解佛教对世界第一步的看法是什么样的了。
5、无常到底好不好
我们常常一想到人生无常,就会伤心落泪。人生几十年,无论你年轻时多么漂亮,都会变老,变丑;无论你有多少财富,有一天都会离开你;无论多么恩爱的亲人,也会和你分离。“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西东”,没有一个人能陪你生,也没有一个人能陪你死;即使是一起死,由于业报不同,也会去向不同的地方。
《佛说无量寿经》中讲的“五痛五烧”,这个世间就是幽冥黑暗,每个人都是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受,无能代者。没有人能代替你感受这个世界的快乐和痛苦,所以你很孤独。因为孤独,所以总想向外去求,想求一个人理解你,求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音,其实求到死,也没有人能理解你死亡之前的那种孤独,没有人理解你。
有些人在死亡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本身就已经很痛苦了,活着的子女们因为舍不得亲人离开,也被情绪控制着而痛哭流涕,他们如果哭得很伤心,要离开的人因此也就更难过。所以佛法告诉大家,如果家里有人要往生了,我们一定要创造一个好的气氛,不能哭,不能破坏。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周围的人最多只能帮助你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变化无常、孤独的世界上生活,想起无常,就会让人很难过、伤心落泪。
反过来说,无常是不是真的那么糟糕呢?其实对我们来说,无常也是一件好事。比如说别人欺负你,你心中充满了仇恨,如果你把仇恨早早地忘记掉,那就解脱了。正是因为无常的缘故,我们所有的缺点还有机会弥补。因为无常,才会有变化,如果没有无常,我们是凡夫就永远只是凡夫,就没有希望了。如果是穷人,因为无常,可以通过努力发财成为富人;如果你没有知识、没有智慧,因为无常,你可以变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如果已经拥有了财富,因为无常,你就不能太得意,有一天可能财富会消失。因为无常的缘故,我们的情绪会开阔很多,我们会对人生以及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这是我们对无常的世界最正确的一种认识。

6、改变对错觉世界的看法
总之,我们首先要看到我们拥有的这样一个环境、时间和空间,它本身是一个错觉。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当中,我们的心一旦被时间或者空间束缚住了,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错误的看法,就会为外在的物质或精神而奔忙一辈子,无法获得真正的自在。《华严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但是无常的,而且还是重重无尽的。我们坐在讲堂里面直接感受到的,就是这空间里面有多少人、多少柱子、多少灯光,以为可能就这么多物质了,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比如说电视、电台、手机的信号,以及鬼神等他类众生,或者是佛菩萨,他们如果以其他的时空状态出现在这个教室里,我们也看不见。凡夫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实在是太不圆满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对错觉的世界的看法。



 上一节: 佛法的世界观佛法的世界观下一节: 世界的本质-诸法无我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