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里面讲,十方诸佛如来,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佛陀用方便的言辞来引导众生,令离诸浊。我们对于身边的环境,对于内心的情绪太执着了,因为有种种执着,所以才不得自在。如果把这些执着放下了,身心自然也就自在了。如何才能够放下这些执着呢?佛菩萨用各种比喻来让我们明白,永嘉大师也是用比喻来显示圆顿法门的殊胜。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沉狮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1.圆顿教法,纯粹无杂
“旃檀”是一种非常香的檀香,在旃檀林里面,没有其他的树,“郁密森沉”就是郁郁葱葱,非常茂密,只有兽中之王——狮子住在这里,狮子在这个非常寂静的环境中独自游,这是比喻圆顿教法门明了心性,安详寂静。
永嘉大师得到了六祖大师的印证,就是开悟了。解脱道的开悟要通过空性见来认识到无我,大乘菩萨不但要认识无我,还要看到真如不变,又要看到随一切万缘而起的妙用,这个妙用只有大乘佛法才讲。
首先要明白真心的本来面目没有生灭,如果想要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妄想背后的本质,你一定要看到不生不灭的空性。这是一个否定的过程,就是把现实的这些烦恼、五欲六尘、五阴、六入、十八界,全否定完了,这时候你的自我意识就完全消失,一切烦恼痛苦都没有了,这叫做涅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它非常寂静,没有痛苦。
在这个状态里面,心性会生起一种无我利他的大悲心,就会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很多南传佛教的人就无法理解,南传佛教认为解脱生死就是三界以外,跳出去就好了,可是大乘佛法出去以后还要回来,回来也是没有生死的。要么就生死,要么就不生死,怎么出去又回来呢?
大乘菩萨认识到了生命无我的内在本质以后,再回到五欲六尘的世界里,在依他而起的缘起法中,一切现象宛然存在,他不会迷失其中。换句话说,我们的真心本来就有呈现一切万象的功能,不论是魔王的世界,恶道的世界,还是善的世界,所有世界的一切现象,都不离我们的心性。你要骂人,要赞叹人,要做善事,要做恶事,都要有这颗心在那里,这个心遍一切处,不舍弃任何现象。大乘佛法告诉我们,在你的整个生命中,任何一种心念的生起,都是心性在起作用。
有我执在就看不到这个心性,如果想认识到这个佛性,首先要认识到无我。认识到了无我,再来认识这个心性的时候,你就知道,吃饭有吃饭的性能,讲话有讲话的性能,大家听课有听课的性能,坐有坐的性能,站有站的性能,所有性能都在你的作用当中体现出来了。所以禅宗讲:性在何处?性在作用处。你生起作用了,你的佛性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了。佛性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生灭法,在生灭的现象当中,呈现出不生不灭的性能,这是整个佛法最高、最圆顿的教理。
一般来说,这些是要在解脱以后,才能够呈现出来。我们作为凡夫,可以先理解,就是知道有这样的正法,但是你修道的路,还要一步一步地走。要先把自我意识的我执拿掉,你的生命才彻底解脱,不再被外界的五欲和六尘所困。六根、六尘、六识不束缚你了,你才能够以无尽的大悲愿力,生起无边的妙用,这是圆顿教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面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个道,就是成佛之道。
在所有的树林当中,旃檀树林最宝贵,没有任何杂树,不像一般的树林杂草丛生,什么样的东西都有。这是比喻圆顿教法自身非常圆满,在明心见性之后的祖师大德眼中,起心动念、吃喝拉撒无非都是般若,都是圆满的,没有高低差别,可以相安无事。
就像我们看一个人,如果拿世间法的标准,有好恶美丑,有近有远,有男女老少。但是我们如果拿人作标准,大家都是人,就是平等的,这时个人的差别相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可以不是一个模样,你体会到他是人,你就是很平等的。
大乘圆顿教法认识到天地万物共同的那个,就是我们的心性,一旦认识到这个心性,他内心所展现出来的就是纯粹无杂,没有杂树。能够在纯粹无杂的树林当中住的叫做狮子,兽中之王。
“走兽飞禽皆远去”是指不再分什么大小乘、人天乘,都不需要分,各种各样的知识观念、哲学理论、价值评判、世间的文学,有些眼光长一点,有些眼光短一点,说起来都觉得自己非常透彻,包括无数的宗教,都认为自己掌握了宇宙、天地的真理。所有这些千差万别的相,归宿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心性当中,一切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都是你生命最圆满的展现。
如果拿宇宙生命的实相来看,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佛,没有任何一个依报的世界不是净土,一尘一刹无非佛土。《华严经》里面讲:“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不但正报的有情众生是圆满的,就是依报的无情世界,每一个灰尘也都是圆满的佛土,这样就是纯粹无杂,非常完美。所以圆顿教法确实比较难懂,而且在生活当中也难以契入,一旦契入以后,你的身心就非常自在了。
2.无畏狮吼
“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就是说虽然小狮子只有三岁,其他的飞禽走兽,各种动物,都只能跟在狮子儿的后面。这是个比喻,如果我们明白了心性,哪怕是刚刚见道,功夫还不到,还有烦恼,也是狮子儿,禅定、持戒、布施、听经闻法等等功夫,都排在明了心性的后面,心性才是带头的。
比如大家今天来这里听课,是因为你心里想来了,你在路上要打车,要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你有这颗心,心是你生命的导航。如果你没有心念的话,你的一切事业都不能成就。
大家如果想成就什么样的生命,是你的心首先想要的,那个心就是你的心性。这个心性在什么状态下起用,你的生命就会被引导到那个状态当中去。
佛菩萨生起无尽的慈悲心,所以他就呈现出菩萨慈悲的状态;我们凡夫心是贪嗔痴、仇恨、烦恼,所以就只能在这些事物当中。显现的东西都只能随着你的心,所以“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六祖大师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颗心如果用得好,你就直接到成佛;如果用得不好,你就依旧轮回。所以“狮子儿,众随后”就是说,一切功德,一切善法,都是随着心性而来。
“三岁便能大哮吼”就是指三岁的狮子儿一吼,“百兽闻之皆脑裂”,所有的野兽,一听到狮子儿大吼一声,大脑都会裂开,趴在地上不敢动。这是狮子的威德所在,它没有畏惧,用来比喻大乘的圆顿教法。有些人听到“一切众生本来就是圆满的”,他全身毛孔都流汗,因为这个观念很难接受,很难去承认。如果你承认自己的心性原来是这么圆满,一切是非、人我计较的心理,或者自卑的心理、自傲的心理,完全都消失了。不需要自卑,因为你就是佛,你的心性是跟佛完全一样的;也不必要自傲,因为不但你是这样,其他的众生都是一样,也是由圆满的心性所呈现出来的。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内心所有障碍心灵的情绪,马上就会消失。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这是一个典故,野干是狐狸当中个子最小,但却是最狡猾的。有一个故事说,在过去很久以前,深山里面有一只野干,已经活了一百年。有一天它在树林里,听到一个人诵经,听着听着,它听懂了,记住了,它觉得这个话蛮有意思。回去以后,因为野干在狐狸当中没什么自信,就找了一只很瘦弱的狐狸,它就告诉那个瘦狐狸,他已经得到正法了,然后把听来的话讲了,那个瘦狐狸觉得有道理,就拜他为师。野干开始有自信了,就去跟那些胖狐狸也讲了,还让它们要恭敬三宝,要它们恭敬自己,胖狐狸也拜它为师了,野干就开始统治胖狐狸。野干的胆子大起来了,有次出去把老虎、大象也收为徒弟,最后狮子也跟它学了。它就在山里面统治所有的野兽,成为山林之王。
野干当了山林之王后又想:“我现在是森林之王,要娶老婆了,应该娶人间国王的女儿。”于是它就坐在大象的背上,带着狮子、老虎,所有的野兽,把整个迦夷城围住,要迦夷城的国王把女儿嫁给它。迦夷城一个很有智慧的大臣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狐狸,这个大臣就跟野干说:“我们跟你提一个愿望。”“什么愿望呢?”大臣说:“野兽当中狮子是最厉害的,先让狮子过来跟我斗。先斗完以后,再让狮子叫一声。”野干说:“为什么斗完以后再叫?狮子要被你杀了,我就没办法了,狮子要先叫,然后再斗。”这个大臣同意了,结果狮子一叫,野干的心一下就裂了,从大象身上掉下来死了,其他野兽就全跑了。所以说一百年的野狐狸,想驱使法王狮子,结果是虚开口,在那里瞎吹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