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修行的方法——戒、定、慧三学
佛法,也可以说就是向佛学习方法。向佛学习什么方法呢?学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学戒,就是遵守规则;学定,就是让自己身心稳定;学慧,就是让自己能够了解身心内外的真相。你对自己的内心了解得越多越深入,你的定力就越强,你的智慧也就越高。所以戒定慧三学中,戒是基础,定是方法,慧是目的。这三学自成体系,其中慧可以统摄戒、定: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有定力的,真正的智慧一定能使人身心安定;真正定力,戒律也会持得很好。
一、持戒是基础
修学佛法首先一定要持戒,也就是先从遵守规则上下手。
戒律是一种规范、规则,它规范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身体守规矩。当然这个规矩是相对的,包含的范围很广,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到老、到死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大家有没有猜过这样的谜语:什么东西,小时候是四条腿,长大了是两条腿,老了变成三条腿了?答案就是人。小时候在地上爬,不是四条腿吗?长大了正常行走就是两条腿,老了再拿根拐杖就变成三条腿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规律。如果不遵循或者不正视这种规律,人生就会很痛苦。
人有生老病死的规律。我们生病的时候很痛苦,甚至疾病造成的心理痛苦比疾病本身还要大。实际上病是很正常的,只是一种因果的体现,因为我们没有照顾好这个身体,乱吃东西,乱喝东西,乱生烦恼,乱生气,受冻受热,没有保护好它,所以才容易生病。“非典”不就是吃出来的吗?乱吃就吃出病了!不遵守规则就会导致生老病死的痛苦,如果我们遵守规则,就不会觉得人老了有什么可怜的,人病了有什么可怜的,这都很正常。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这是规律。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需要遵守公共的道德观念;生活在任何一个国家,需要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在任何一个单位,需要遵守这个单位的管理制度。我们如果遵守了这些规则,就是快乐的;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有痛苦。除非你是替天行道,天道就是天的规则,天地万物自然的规则。替天行道,你所做的虽然不符合一小部分人的要求,但是符合整个人类社会自然的规则,也许你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结果一定是好的。
到了佛门里,我们到寺院去烧香,如果连佛都不尊重,连师父都不尊重,想了解佛法那是不可能的。就像跟人交往,你如果不尊重他们,就根本了解不了他们,那么谁会跟你谈心,谁会把心里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呢?所以,遵守规则就是包括遵守人的规则,遵守朋友之间的规则,遵守夫妻之间的规则。你不遵守规则,你就得不到对方的爱;你遵守了规则,对方不遵守规则,对方也同样得不到你所给予的真正的爱和快乐。
前面讲了三皈依的简单修证的内容,同样,五戒也是可以得到证实的。如果我们从持戒的修证层次来讲,内容有很多。
五戒也有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本质。比如说不杀生,它外在的形式是不杀害、不伤害生命,内在的本质是让我们对生命有真正的尊重。生命,包括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要尊重,对所有众生的生命都要尊重,都要珍惜。对生命一旦产生了尊重,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马上就消失了,这也是可以得到证实的。比如说,你会骂人,嘴巴很厉害,会说很难听的话,因为你心中把对方的生命放在不尊重的位置;如果你内心真正地尊重这些生命,就绝对不会去骂他。骂人给人带来的信号是不好的,因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被别人骂,同样你自己也不喜欢别人骂你。
每一种戒都可以在我们心中一步一步地落实。三皈、五戒、十善,这是人天乘的戒,可以帮助大家在人世间过得更加快乐,这是可以得到证实的。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都是出世间解脱道的戒。我们在戒律的精神里面能感受到的快乐,并不是世间的五欲之乐,不是钱财、名利能带来的快乐,而是不被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干扰,内心得到的一种坦然,这种坦然的快乐在我们心中完全可以得到证实。那么菩萨戒呢?它在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基础上,不但使自己的生命快乐,还希望能使其他众生的生命快乐,所以菩萨戒的不诽谤四众,不诽谤众生,不伤害众生……它是从帮助众生的角度来守持的戒律,而在守持当中,他得到的快乐是所有众生给他回馈过来的快乐的信息,这也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当你尊重别人的生命,帮助别人的时候,那个人感受到了你的帮助,他给你发送来的是感恩的信息。这个世界没有恩将仇报的人,除非他没有感受到恩,他感受到的只是仇,认为这是仇,所以报仇而不报恩。他因为没有智慧,他的“信号接收器”出现了偏差,别人帮他,他误以为别人是算计他,所以他才会恩将仇报。旁观者以为是恩将仇报,实际上他本人不觉得这是恩;但通过学习以后,他会发觉这份恩德的难得。
有些在家居士,特别是有些当丈夫的,在家里地也不用扫,饭也不用煮,什么都不用干,他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寺院里面的师父帮我们做的,义工居士到寺院里帮忙做的,这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每个人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人都是为了自己好,但别人为你做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了,为你做,他就是菩萨。所以丈夫在外面赚钱回来给你买首饰,你也不要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你应该感恩。如果你觉得理所当然,那你是没良心;有一点良心,你都会感恩他的,因为他用劳动的价值帮助你实现了装扮的心愿。任何一件事情,包括我们今天能读这本书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大家互相之间应该存有这种感恩的心,因为生起这种感恩的心的时候是快乐的。
菩萨能够不停地去感受这种快乐,因为他不停地在帮助别人。当我们知道别人在帮助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美好,彼此之间就有一种快乐的感觉,这样的世界才是佛教讲的圆满菩提的世界。有了上述的这些戒律的基础,出世间的菩提大道、成佛的修行才可以得到落实。
从戒定慧相联系的角度看,定力好了,你就是不懂戒律的条文,也自然能够按符合戒律的要求来生活。这就是定共戒,于戒、于定,共同表现在你的身心状态上。
如果定力更好,开发了无漏的智慧,那么你的身心无论在什么行为当中,在什么现实状况当中,无论是遇到快乐的或痛苦的事情,自然心有安处,知道怎么走,知道怎么做,这就是心里有道。我们讲修道,就是你的心已经有条道路铺好了,怎么走都不会摔跤。得道的人,自然会符合戒律的要求,这叫道共戒。
戒律是佛陀得到定慧并且是定慧圆满以后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持戒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得道的人,他自然就把自己纳入于规范的生活方式中。很多人说:“吃素怎么受得了啊!三天不吃荤,心里就闹得慌。”你看出家人几十年吃素,照样身体很好。你看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一百零三岁的时候,他吃素吃了快一百年了,身体还好得很。腿盘在凳子上,自己还能拿着凳子挪动。你们可以拿着凳子自己挪动吗?他一百零二岁时,我去看过他,他还能挪动,我们很担心地把他扶住。他给我们讲:“我现在眼睛不行了,要戴眼镜了,耳朵也不怎么好了,我这个东西(指着自己的脑袋)还是好的。”他还这么幽默。吃素本来就是有利健康的,素食让我们的口感和肠胃都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事实上荤食都是动物的尸体,鱼、肉都是动物的尸体。
有个人跟我讲:“鱼这么多,它生下来就是给人吃、为人类服务的。”我就问他:“它什么时候说生下来是给你吃的?它哪里写了标志说是给你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众生一生下来是给别人吃的,一个都没有!因为任何一个众生都是爱惜自己生命的,除非它迫不得已才被别人吃。
还有些人会误会,以为我们要是犯戒了,佛祖会惩罚我们。佛祖怎么会惩罚我们呢?佛菩萨、祖师大德都不忍心我们受苦,更别说会来惩罚众生了,他们都希望我们得到快乐。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真相,自己造了恶业,就会感召恶的果报,这是佛菩萨所不忍心的,正所谓“不忍众生苦”,就是说佛菩萨不忍心众生受苦。
各种各样的戒律,虽然条文很多,但它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定和慧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看,假如你持的戒不能使你的身心更加安定、更加健康,这个戒就是邪戒,不是正戒。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有些人把伤害自己的行为作为一种戒来受持,把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作为戒,这种戒是不合法的,叫做戒禁取见,属于邪见当中的内容。
二、修定是方法
修行的第二步,就是要从戒学的基础上升到定学。整个佛法就是要让我们身心稳定,培养定力是修行中最关键的下手处。戒律是基础,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修定才是真正修行入门的方法。
定分很多种,有世间定、出世间定、出世间上上定。在我们世间有欲界定,有四禅八定,这是属于我们凡夫的定。
凡夫定里面又包括了身体的稳定、内心的稳定、身心不二的稳定。身体的稳定,就是坐半个小时身体不要动。你可以装模作样坐在那里不动,但如果每天都能装模作样地坐半个小时,时间久了你的身体就不浮躁了,别人看你就觉得你这个人很稳重了。身体先要定下来,然后内心才不会乱。听课的时候坐着不要动,一动都不要动,你就会觉得身心都很安定。诵经有个好处,就是容易得定力。你先读经,哪怕你不懂经文里面讲什么,但是,心里没有其他想法,只是跟着经读,定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
欲界的定从粗心住开始,粗的心可以停住了,然后是细心住,细的心也可以停住了。粗心住,就是你在听课的时候思想注意力集中,或者你念经、念佛注意力集中,停在那里不让它动。再进一步,你不要这些方法,佛也不用念,经也不用诵了,你看自己的心没怎么动——你就去感受没有动摇的这个心态,好像想让它动,它也懒得动了,这时你感觉心非常微细,心也定下来了。当你的心定下来以后,身体也懒得动了,身心俱不动,定力也一步步加深。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没有修行方法的人,他是身心憔悴、身心俱动的;动来动去,越动越老,越动越累,累得要死。
现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是本“三字经”:第一个字是“忙”,忙了以后怎么办?就会导致第二个字“累”;累了以后会怎么样呢?就会导致第三个字“烦”。你们在生活中问问亲戚朋友看:“忙不忙?”“忙啊,忙死了!”“累不累?”“累死了!”“烦不烦啊?”“烦死了!”佛法的三字经是把“忙、累、烦”转过来,变成“戒、定、慧”。出家师父再忙的时候也不觉得累,即使身累的时候心也不烦,就算烦了,心里也明白,是奉献嘛!
定,是我们生命中的无苦之乐。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除生命中的痛苦。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所追求的、认为是快乐的东西,往往都蕴含着痛苦在其中,真正不会产生痛苦的东西是不多的。佛告诉我们:生命在本质上是没有痛苦的,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获得没有痛苦的快乐。戒是一种规范,遵守规范、遵守规则是不会有痛苦的,不遵守就会产生痛苦。稳定是不会令你痛苦的,坐在这里鸦雀无声,一点声音都没有,是不会痛苦的;如果有人在吵,可能就有人痛苦了。我们需要情绪的稳定、家庭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稳定、人类的稳定、众生的稳定,稳定就不会产生痛苦。没有人说“现在我的情绪太稳定了,所以我很痛苦”,如果你痛苦,就是因为情绪不稳定了。
要达到稳定是有方法的,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就是在定和慧两个地方修行。得到稳定的定力,是第一个目的,也是初步的目的。那么获得稳定的定力的方法是什么呢?
净土宗方法是念佛。我们东想西想,没一个了期,所以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很专注地念清楚、听清楚,就定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里。记住,念的时候要去感受自己念佛时的心态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平常很难得没有妄想,偶尔没妄想的时候要感受一下。要不然就像叶公好龙,一天到晚想龙,结果龙飞来了,自己却吓死了。你一天到晚想要自己定力好,结果正在念佛的时候又不去好好感受,稍微念两句“阿弥陀佛”,马上就打妄想去了。所以很多人修行不得力,是因为正在定中的时候,他不知道去享受这个定,所以觉得修行很枯燥、没味道。其实稳定是很重要、很快乐的事情,所有的四禅八定都是建立在稳定、禅定的基础上的。你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要去感受念这句“阿弥陀佛”时你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当你注意自己心的时候不会有痛苦。
持咒不能有妄想,诵经也不能有妄想。真正实修的法门主要有持咒、念佛,还有数息观,修止观法门。止观是把心停在某一个状态上,你停在那里,但不要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来来去去地数,要把注意力停留在自己心没有动的感觉上。当你感觉到这种来自于定力的快乐的时候,这叫修证,证明了,你就会逐步逐步地证实佛法。
我们是欲望的凡夫,烦恼很重,如果现在把粗的妄想停下来,马上就能证实佛讲的是对的。粗妄想停下来了,再过一会儿,细妄想也停下来了,念着念着,身体也懒得动了,因为心不动身体也不想动。不动的时候我们要感受身体的感觉,不动的身体会散发出很微细、很舒服的感觉,这需要细细地观察。当我们感觉到了身体和内心都很愉悦、很快乐,这就是“身证”,亲身证明了,佛教叫修证。这些方法是具有可重复性的科学理论。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让心定下来,就能感受到定力给我们带来的健康的心态,因此我们要多修习一些增长定力的方法。
三、修慧是目的
第三步就是慧,智慧。智慧分三种,第一种就是闻所成慧,由听闻得来的智慧。比如今天师父怎么讲,那本书怎么讲,我们听了师父这句话,看完那本书以后,听懂了,看懂了,就可以像复印机一样把这句话复印给别人,这叫闻所成慧。这也是智慧!确实听法听得多的人是有好处的,能改变生活当中很多的不良心态。
第二种智慧是思所成慧,就是通过听来的道理,对照自己的人生经历再去思考,从而领悟到的智慧。佛没有告诉我们人生必须怎么样,他只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怎么样。我们能不能体会一下,“应该怎么样”跟“必须怎么样”哪里不同?必须,是强加于人;应该,是引导性的,是指示性的,指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但是我们真不这样做就算了。佛说“此是苦,汝应知”,你应该知道;“此是苦,我已知”,我也已经知道了。佛是自己得到了证明,亲身证得了,然后劝导我们也应该这样做,佛讲的每一句话,他并没有强行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藏经楼的经书不是束之高阁的,佛法的智慧不是放在人死后才用的,佛法的智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能用。怎么用法呢?通过自己的思维,你去想一想,去看一看,去观察一下。大家进了寺院,山门就有四大天王,其中有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广目就是多看,多闻就是多听,告诉你要多看、多听,听来以后要进行思维,思维以后要把佛法的理论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并且不断地去感受它。
一旦想通了,我们就可以把整个佛法的思想,跟从社会学来的知识,跟哲学、科学、艺术等各种各样的学问、文明,还有其他各种宗教进行对比,然后再看人生就比较客观了,就不会只停留在某一个角度。我们每天上殿都要绕佛,你知道绕佛是什么意思吗?绕佛是前后左右都要环绕的,这就是告诉我们看事情要圆满,不要片面,看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你看到这个人业障很重,就不理他,可你不知道他哪一生哪一世培了福德,才今天碰到你了呢。
具备了正思维以后,我们的思想逐渐地趋于完善。但是只有想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第三种智慧,叫修所成慧。就是要拿自己当实验室里的工具仪器,去亲身实践。自然科学是在实验室里通过工具仪器实验证实的,而佛法是通过我们的身口意来证实的。别人证实的不算,佛菩萨的智慧、神通也不算,我们要通过佛法的理论体系去观察,然后在自己身心的行为当中去证实。当我们的眼界、心胸豁然开朗,对人生的方向、来龙去脉非常清楚了,烦恼就越来越少,最后,我们发现这些烦恼都可以消灭。如果达到了这个效果,说明我们已经把佛法证实为自己生命的真理。
智慧能带给我们没有痛苦的快乐,不会有人说:“我太有智慧了,我很痛苦!”定是方法,是短期的目标,通过念佛等方法会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稳定。定下来以后,你的智慧会开始增长,你会了解人情世故,会知道人生该努力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忙都忙不过来,你根本没有时间坐在那里打妄想,生烦恼。这么一想,哪怕只能再活两天,这两天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你改善了自己的生命,也改善了环境和社会。当然,活两百岁也是有意义的,不怕长。有些人说:“哎呀,这个世界太苦了,我想早点死。”没智慧!有人说:“哎呀,我才活了八十岁,不够,我要活得再长一点。”也没智慧!如果你有智慧的话,无论怎么活,都是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命。从生到死,只要功夫成片了,生死就相当于换一个地方去住而已,那是何等自在!
戒定慧三学是我们修行的方法。我们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凡是能够使自己变得规范,变得安定,变得想得通、看得开的,这个方法就符合戒定慧的标准。符合戒定慧标准的方法才是佛法,不符合的一概不是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