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苦得乐——修行的目标
一、见贤思齐
我们学佛人不搞偶像崇拜,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我们每天都在拜佛像。为什么?因为佛是我们的榜样。但不要与佛一比就很自卑,觉得自己是一个业障很重的人,连佛堂都不敢去了。有些居士说:“我今天没有吃素,不敢到寺院里拜佛。”“我太坏了,不敢到寺院里去。”我说寺院盖起来,就是专门为了让坏人进来改好的,所以坏人也要到寺院里来。不懂的人跟佛菩萨一比,跟修行好的人一比,自己就自卑了,觉得自己干不了好事,就继续干坏事了。其实还是要跟好的比,要把佛菩萨、把修行好的人当榜样。有些女居士说:“我最近有例假,不敢去寺院。”其实来例假到寺院里,香也没有关系,拜佛更没有关系,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觉得是罪过。手洗干净了,嘴不要乱说话,做得好一点,心很清静,那么你的身口意三业都清净了。
我们每天在皈依三宝,在诵经,在观察佛菩萨的言行,目的何在?就是让我们不停地和圣贤相比。古人说“见贤思齐”,看到佛菩萨,我们就希望自己也要像佛菩萨那样。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像佛菩萨一样?可能不多。我们一定要这样发愿:“我一定要像佛菩萨一样!”因为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是可以像佛菩萨一样的!向好的比,越比就越有智慧。因为一个人一旦想要像佛菩萨一样,这种愿望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在那里。所以我们需要亲近善知识,亲近有修行的人,亲近有德行的人。
《吉祥经》里面说:“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不要亲近愚痴的人,要不停地向好的人学习。这样,你越比较越觉得自己有差距,有差距你就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下手了。很多人寺院跑了很多,师父也见过不少,居士也见过不少,但他看来看去,觉得这些居士、师父都没有自己好,是什么道理呢?是他没有善根福德因缘,遇不到好的人。
有个简单的经验:在寺院里,喜欢用功修行的师父,基本上都呆在房间里不出来,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到处游逛——诵经打坐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到处游逛,除非他在干活;而那些游逛的人往往都不太修行,东看看,西跑跑,找几个居士攀谈一下。很多人喜欢逛庙,这个庙逛两下,那个庙跑两下,庙跑得很多,游来游去像老油条了,我们叫他们庙油子;而他们看到的基本上也都是在外面游逛的人,所以在他们脑海中的师父可能不怎么样。
以前有个居士在开会时说:“现在已经没有好和尚了。”会场上有位师父接过话说:“看不到好和尚的人都是没善根、没福德的人。”事实上确实如此。因为观世音菩萨已经发过这样的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也就是三十二应。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以什么样的身份能够度你的,观音菩萨马上就会示现这个身份来度你。《普门品》大家有没有读过?里面有天龙八部、童男童女、宰官、妇女、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三十二应身,只要能以哪种身份度你,观音菩萨马上就示现这种身份来度你了。你没有看到能度你的人,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观音菩萨没有办法度你。观音菩萨都没有办法度你,那就说明你条件不够,你还没有发起希望被度的心。
见贤思齐、见圣思齐,这是智慧的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差距。我们跟一个好的师父在一起,马上就会发现自己心胸狭窄、固执、得少为足,很容易沾沾自喜,很容易自己不懂就去推销。有些人去推销佛法——去推销也挺好的,大家都应该去推销,因为佛法本身是好的,但是如果自己还不懂就去推销,别人两个问题一问就糊涂了,这样别人就不信了。所以最好是先改变自己,用自己进步的表现来感动别人。
二、征服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都不能被他人征服,唯独可以被自己征服。有句话讲"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其实最大的好人也是自己,而且最大的敌人总敌不过这个好人。因为好是我们的佛性,坏是我们的无明;不论需要多久,无明总会破的,而佛性谁也征服不了!我们内心的善心、智慧是与生俱来、不可颠覆的。
世界上有些人很了不起,被称为伟人,可是伟人身边的人往往不觉得伟人有多伟大。为什么?因为伟人征服了别人,但征服不了自己。历史上有多少伟人他能征服天下,征服其他国家,但是征服不了自己,征服不了自己的心魔。而圣人是通过征服自己来感动别人的。
释迦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告诉我们:人生是苦的,苦是可以解脱的。两千五百年后,大家还坐在这里,这么安静地听佛法,我们是被征服的吗?不是!我们是被感动的!没有人能征服我们。我们感动了以后,就要开始通过佛法来征服自己了;当我们征服了自己,身边所有的人都会被我们感动,确实如此。凡是能感动别人的人,他一定有征服自己的能力;一个连自己都征服不了的人,即使偶尔能感动一下别人,那也只是表面的。如果你身边的人真的被你感动了,那说明你征服了自己。如果家里人不修行,同时非常反对你修行,是什么道理?你反省一下,你是想做伟人去征服他人,还是想做圣人去感动他人?被感动,是心甘情愿的;被征服,是迫不得已的,是口服心不服的。
人这一生也许有很多快乐,也有很多痛苦,也许你的人生可以平平淡淡地度过,也许有非常多的坎坷在前面等着你,但是只要你告诉自己四个字——“心甘情愿”,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有人问我:“吃素难不难受?想不想吃荤?”不想,真的不想。我二十年来一个吃荤的念头都没有,习惯了。为什么?因为我心甘情愿。特别是学习佛法以后,我们知道每一个众生都是一条命,怎么忍心吃呢!出家人的日子比较清贫,有人问出家人:“你出家是不是很开心?有没有后悔?”如果有后悔的人,他一定不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是心甘情愿的,他会非常舒服,在家居士也是如此。
三、到底谁在受苦
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把握,没有方向感,不知道这一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做了很多事,却是稀里糊涂的,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堕落,对老病死越来越恐惧、害怕。得到好的,就越来越贪恋;得到不好的,就越来越讨厌。有些人活得不耐烦了想自杀,越来越讨厌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一个自杀的人,他根本不懂得宝贵生命的意义。所以佛告诉我们,自杀者跟杀人者一样都是有罪的,也要下地狱。自杀的人,没有不下地狱的。
有些人想得到快乐,却不知道快乐的人是谁。拼命努力赚钱,拼命获取外在的物质、外在的荣耀;当物质、荣耀都有了,却并没有快乐的感觉。我们以为能通过追求获得快乐,但是到最后却并不知道快乐的人是谁。有些人为感情、为事业、为生活的遭遇而受苦,很烦恼,心结打不开。如果问他一句:“到底谁在受苦?”也许他根本就答不上来。我们发现这很可怜:正在受苦的时候,却不知道受苦的人是谁。
有些居士在很烦恼的时候打电话给师父,边打边哭:“受不了啦,师父!”我问:“谁在哭啊?”“我在哭。”“你干嘛在哭啊?”“我烦恼,我很痛苦。”“你知不知道痛苦啊?”“我知道痛苦。”然后她就会发现,痛苦只是痛苦,她是她,知道是知道,三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你们好好想一想,知道跟痛苦完全是两码事。你身体的痛苦,无论是病苦也好,老苦也好,一切苦,你感觉到的那个苦一定只是苦;你一定会“知道”苦,“知道”本身一定不会是苦,能够知道的也一定不会苦。同样的,你快乐的时候也知道快乐,但是快乐的人是谁,找不到,所以我们很可怜。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快乐的人,也没有一个受苦的人。
佛一语中的地告诉我们:“诸法无我。”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我的。可是很奇怪,我们明明白白感觉有我,我们明明白白在感受痛苦和快乐。凡夫的错觉实在是根深蒂固!
四、心量广大,涵容一切
要了解我们现在的身心状态如何改善,可以通过比较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心量大的、能够包容别人的人,痛苦会少一些;心量小的、不能包容的人,痛苦就会多一点。跟好的人比,我们要觉得很幸福,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比我们好的人多得很,做事比我们能干的人也多得很,长得比我们漂亮的人也多得很,向比我们好得多的人学习来改善自己,这样我们就有希望了。
佛经里还告诉我们,天人比我们人更幸福、更快乐。我们就希望也有机会生到天上去。解脱道的声闻、缘觉乘的圣人,他们解脱了,洒脱自在、无牵无挂。他们的生命是彻底解放的,就像从鸟笼里飞出来,又从屋子里飞出去,在天地间任意遨游,因为涅槃了就没有束缚。而凡夫的生命,因为有执着,就有束缚,而罗汉是彻底解脱的。我们一看到佛经里说还有这样的人,就充满希望,就知道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做到。
六祖慧能大师,他连一个字都不认识,都能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他是怎么成为祖师的?因为他回光返照看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没有妄想、没有颠倒、没有我执的心是这么玲珑剔透,一尘不染。他看到了就保护它,保护到一定程度就出来跟世人讲他所悟到的道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所以他成为祖师。我们每一位都可以成为祖师,因为我们都有成佛的能力。所以跟好人比,我们感觉特别幸福。
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因为无我,所以不需要为自己,他“但愿众生得离苦”。现在大家福报都很大,包括住在寺院的出家人。比如在我们温州,估计没有一个寺院是没有饭吃的,都是有吃有住,所以出家人可以不为自己求安乐,因为已经住得很安,吃得很乐了。那么接下来真的可以为众生做一点事情,哪怕只是跟众生聊聊天,为他们提供佛法的指导。居士也是一样,温州的居士很有福报,家庭吃饱穿暖肯定没问题,也可以不为自己,而是为更多的社会大众、为更苦难的人做事情。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是我们的榜样;还有释迦佛成佛了,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更是我们的榜样。有了榜样,我们感觉很幸福,因为这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现在还做不到。我们千万不要想:“那些都是修行人的事情,我业障重,做不到。”千万不要小看自己,既然他们能做到,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佛菩萨就是看到大家都在轮回受苦,却不自知,想到自己曾经跟我们一样,所以他们才能同体大悲,才能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只要你亲近了佛菩萨,了解了佛菩萨而开始改善自己,哪怕是一个念头的改善都是值得的。一个好的道场、一个好的修行人,哪怕是让世俗的人看一眼,这个人也会种下善根。一个好的寺庙,人家只要一想到这个寺庙,就会想到有佛法在,这都是有功德的!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一想到你都会感受到一种力量。所以很多人说:“哎呀!这个师父很有加持力啊!一想到他,我的问题就解决了!”其实是他自己的心里面本来就有这种力量,因为他向往好,他的心态就开始转好了。我们想到佛,我们的心就开始向佛靠近了,佛菩萨的力量就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共鸣,就磁场共振、感应道交了,这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诵经的时候,越诵越开心。通过诵经看到佛菩萨的境界,看到佛菩萨那么伟大,知道这个世界确确实实存在这么多的佛菩萨。佛经中还说,释迦佛劝诫五百菩萨并罗汉在末法时期往彼震旦,弘扬佛法,护持众生。末法时期,佛还要派五百个菩萨、罗汉来我们中国弘扬佛法。五百个不少了!也许我们身边就有佛菩萨!有智慧就能看得出来,没有智慧还看不出来,以为周边都是凡夫。所以在生活中,看到古德我们能够进步;看到现在的人比我们做得好的,他哪怕有一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也最好把他当佛菩萨来看,这样我们就充满信心了。如果自己身边有十位罗汉或者菩萨,我们会不会感觉特别幸福?应该觉得很幸福了!虽然这样说,也许一个都没有,大家都是凡夫;但是有佛菩萨的言教,有佛菩萨的智慧常住我们心里,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有方向,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原来是这么丰富,想成为佛菩萨、圣人是完全可以的。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跟差的人比,比了以后自己洋洋得意、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傲慢得不得了,这种比就是凡夫的比较。有智慧的人跟差的人比较了之后,就知道自己跟他有所不同,但要像孔子说的那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是否也是如此,是否也曾经如此,是否在心里面也曾经这样想过。
我估计大部分人都差不多。你看到别人很坏,其实你问问自己的心,自己是否曾经也那么坏。我们看一个自杀的人很可怜,是不是?我们心里面有没有想过自杀?很多人都想过自杀,也许只是一闪念就过去了。所以我们看到别人不如自己,不要轻易生气,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因为每个人都曾经在地狱里面呆过,都曾经在畜生道呆过。我们都曾经很愚痴,跟畜生一样;想到我们曾经也是那样,而我现在已经比他好了,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不但不要觉得奇怪,不要自傲,反而要想办法使他改善,这就是智慧了。
有些居士到了寺院里,看到师父他不拜也不问讯,心里想:“这么年轻,我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巴比他吃过的米饭还多,我跟他学什么?”他不知道对三宝恭敬,没有学会比较的智慧。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他不跟比他差的人比较,这样也是没有智慧的,因为对自己生不起慈悲。有些居士家里挺有钱,工作也挺好,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其实社会上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家出力。
跟别人比,需要有智慧,就是有一个比较的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对佛法的修学,在现实生活当中证实自己的智慧是否提高了,能不能离苦得乐了。现实的苦恼比较虽然是令人痛苦的,我们通过对佛法的努力修学,有定力、有智慧了,在比较当中的痛苦会完全消失。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你变得更有希望、更上进;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你变得更有自信、更加慈悲,而且你还知道怎么去帮助别人,因为你也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这是跟别人比较时应该有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身口意三业还没有完全符合我们生命本来的真相,因为我们生命的真相是清净圆满、没有烦恼的;如果不符合,就需要不断地改善。
五、真心念佛,学会跟自己比
我们还要跟自己比较,看自己有没有进步,这也很重要。有些人念佛念了很多年,他跟师父说:“净土法门我也信了很久了,念佛也念了,很诚心、很专心的,但就是没有进步,烦恼还是很多。”我很清楚,他念佛并没有专心。“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枉然”。“枉然”,是从意业上说的,其实你只要口念弥陀,口业也是在修行,在改善了,念多了心还是会改变的,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很慢;如果你专心致志地念,效果就非常快,你一个月专门念佛,脸色会好起来。
特别是岁数大的人,如果每天不出门东跑西跑,不讲是非闲话,无益的话不去讲,只讲关键的话,其他时间专门念佛——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专心致志念一个月,就会发现不但烦恼少了,而且也红光满面了;即使没有红光满面,起码老人斑会少长几颗,心里的烦恼也会减少。因为心安则理得,身体就会好起来。如果你心乱糟糟的,念一句佛,然后东担心西担心,东害怕西害怕,效果不一定好。虽然念佛念得很久了,但是如果你担惊受怕的心比念佛的心更多更重,你的功夫也是倒退的。我们有非常准确的数据,烦恼多的人念佛,跟不烦恼的人念佛效果不一样。烦恼多,会把念佛的功夫慢慢抵消掉。
念佛能消业障,能念佛诵经,你的障碍就会慢慢地消除掉。你通过自身努力修行,比如持戒、念佛、诵经、听法这些,然后对比一下以前,身体是不是更好了?你在修行上,在戒定慧三学上多花一些时间以后,你的身体、行为、心情都会得到改善。要是心情好,讲的话也会比较好听,就不会长刺了。有些业障重的人,他一开口就带刺,看到别人好就嫉妒,看到别人不好又瞧不起别人,傲慢。
真心念佛一定会得受用。据我研究了解,所有的经典、所有的咒语,都不如“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所蕴含的功德伟大!真是这样。因为佛经里面这样告诉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佛经讲的,对于其他的任何经咒都没有这个说法。念“嗡嘛呢叭咪吽”,虽然功德无量无边,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跟观音菩萨的心相应,也能消很多业障;而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师父,他摄取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之行,蕴含了这么多佛的功德在自己身上,所以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跟阿弥陀佛相应,心越来越像阿弥陀佛,相也越来越像阿弥陀佛了。当然,我们念三句佛就想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但念一句佛有一句的功德。不能说今天太忙了就不念了,不管多忙都要念,它就有效果。
六、转变人生的态度
通过戒定慧的修行,能改善自身的身口意三业,这是看得见的。改善的标准是看效果,就是你对快乐或者痛苦的事情,态度是否与以往不一样了。大家回顾一下自己,信了佛、用过功之后是不是这样:以前你需要有别人赞叹你,所谓做人做个名气,别人说好,自己就开心,觉得这就是快乐;别人要是说你不好,就很难过。有些人参加集体活动,参加宴会,都会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拿出来穿,希望让别人看一看。历史上有很多这样表里很难如一,家里很穷还死爱面子活受罪的典故。赵本山演的春晚的小品中就有这种人,人家给他点鱼翅,他说:“鱼翅我吃过,这不好吃,我吃鱼翅脖子还被卡住了。”这也是讽刺死爱面子活受罪的人。
为什么通过学佛后,对待痛苦和快乐的态度会改变呢?因为人生在世,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离苦得乐。记住,人生唯一有意义的事情是离苦得乐。但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呢?这需要用智慧去分析。如果你没有智慧,就会把痛苦也当成了快乐。佛经里比喻:小孩子贪图刀刃上的蜂蜜,舌头一舔就被割掉了。凡夫贪着五欲,就像贪着刀刃上的蜜,虽然很甜,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基本上都会把世间的五欲作为人生的快乐来追求。平常的人,往往把人生的价值建立在生命以外的事物上,比如说拥有多少栋房子,地位有多高,做了多少的事业,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有多大的学问……都是把外面的东西当做人生的价值标准。有智慧的人,虽然财色名食睡都需要,但是不以这些作为人生的方向。特别是学习佛法以后你发现,其实真正有意义的是改善身口意三业,这时你就会开始把向外的眼光收回来,观照自己的生命。
大部分人只要眼光注意到外面,心中就很容易产生矛盾。眼光总是向外,我们的心就容易受污染,受污染越重就越痛苦。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心,通过念佛持咒、打坐观心等各种方法回光返照,初步阶段会发现心很乱;看到以后我们继续用功,这些乱的念头其实已经在一个一个地消除了。但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习惯太多了,所以我们的妄想、执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七、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古德对我们讲,智慧、见地、观念是可以一次性到位的。一次性到位,就是你听法的时候,如果有这种回光返照的能力,就可以观照自己的心,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完全清净。当你看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思善也不思恶,这时候你的心是什么样的?看到没有?有很多人回光返照,他能看到自己不思善恶,超越善恶之外,不被善恶所束缚、困扰,也不会被过去和未来所困扰的本来面貌。因为过去都是记忆,未来都是梦想,人的生命真正地活着只在当下。昨天已经不是你的生命了,因为它早就过去,不可能再回来了;未来还没有到来,当未来到来的时候,也是那个时候的当下。所以你想到过去所有的一切,那只是心中的记忆;现在要想将来怎么样,那全是未来的梦想。你不要可怜自己的身世,不要可怜自己没有遇到善知识,也不要得意自己曾经怎么样,更不要把仇恨和自卑留在自己的心中时时去品味;当你体悟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的心完全就净化了。
这么观察,在道理上马上就通了。佛在《楞严经》中说“理属顿悟,乘悟并销”,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人只要能听懂这话,不管他有没有修行,有没有皈依,有没有基础,只要当下看自己的心,都是有机会领悟的。过去的一切确实只是记忆,过去那个仇人可能早就死了,你却还在生气,甚至还在骂他,何必呢?当你一看到心那么清净,这就是“理属顿悟”,一下子就到位了。“事则渐除,因次第尽”,在事相上、具体事情上需要逐渐地修证,应该按次第有步骤地断除自己的习气烦恼。
大家回光返照看一下,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生命的本质: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但是你能够感受快乐,感受痛苦;既没有善也没有恶,但是你也能够分别善,分别恶;能很清楚心中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但你也可以回忆过去,梦想未来。这样你在理和事上就圆满了。过去一切我不愿意做的、看到的行为,不愿意承受的痛苦,所有的不愿意,在理上看到已经没有了,在事相上则是慢慢地改变,这叫“因次第尽”,是逐渐改变的。
你不能说,道理我都懂了,但做不到,所以干脆就不做了;道理都懂了,但还做不到,就应该继续努力做到。当然,有些人说自己道理懂了,其实未必真懂。佛法的整个体系非常庞大,按我们改善世间现实生命的角度来说,人间佛教或者人生佛教的理论相对还是比较简单。当心量放大了,你就能够包容身边发生的原来以为是痛苦的、看不惯的那些事情了。没有智慧的人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别人做错了你痛苦,其实别人错了自有因果,你又何必痛苦呢?你要是因为别人的错误而痛苦,你也一样错了。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当你看到别人错而产生分别执着,其实你已经有错误,并在别人的错误旁边陪衬着了。因为你没有看到因缘,没有看到缘起,只看到了表面的结果,你的错误是自己没有智慧。
八、落实戒定慧三学
通过对人生的观察,戒定慧这三学可以在我们的身心中得到落实,使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改善。
持戒是改善我们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持戒的人,他跟别人的人际关系会非常好。有些人说自己持戒了,眼睛一睁开就看别人的错,就生气,去骂别人,这不是真持戒。真持戒的人,他看到了别人错了,不会生气,而是想办法帮助改善。当然如果用方便法门发一下脾气,让犯错的人害怕,从而能改过来,这也是可以的。但这只是方便,不是常规的要求。
凡是持戒的道场,一进这个寺庙,你就觉得很舒服、很融洽,这个气氛就是道风。不持戒的道场,一进去就让人感觉不舒服,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气氛就是业风——恶业的风。持戒的道风也是业风,但是它是道业的风,道业成为风气了,能让大家感觉道的存在,所以持戒能够使人际关系越来越融洽。
作为一名居士,你不要因为受了三皈依就跟家里人闹矛盾。三皈依就是戒,受戒是为了与包括家里人在内的所有众生更加和谐地相处,不再伤害他人,不再因他人而烦恼。受五戒也可以使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八关斋戒、菩萨戒都是如此。
首先通过三皈依确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进而受持五戒,能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处得更好。但是五戒对于动物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保护,只是让人类不杀生,不伤害动物,并没有指出人类该如何主动地去保护动物,而放生则是主动地保护动物。菩萨戒体现的关系就更圆满了,不但你的心跟身体要和谐,你的身体的行为跟身边的人要和谐,你身口意的行为跟所有的众生都要和谐。受菩萨戒以后,蚊子苍蝇不能打,任何一个众生你都要跟他和谐。
受比丘戒就更进一步了,不但不能伤害这些动物,连生草也不能踩。草长在那里很漂亮,你不能踩下去,虽然草没有痛苦,但是被你踩了,你跟它的关系就不和谐了,佛法中对于持比丘戒就是这样要求的。
你说:“家里人要吃荤,我受五戒坚决不吃。”不吃荤当然好,但五戒里面还没有这个要求,菩萨戒里面有这个要求。你不吃就不吃了,但你可能还会说:“你们业障真重,一天到晚吃这个。”他们不喜欢你这么说,而你就偏偏说这个,越说你们的关系就越差。你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因为众生都有佛性。你如果发现他们有觉性、有思想,你可以告诉他们,有了这些优点,还可以继续往前进步,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慢慢地相信佛法,因为佛法真的可以让大家充满智慧。你如果学了佛法,却没有这种智慧,那是不够的。
通过持戒,能够使我们现实的生活从不和谐、不协调转为和谐、协调。因为所有由人际关系产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和谐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因为如果我们心和谐了,大家的行为就会慢慢地改善,整个世界也就变得和谐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如果每个人都以持戒的心态、遵守规则的心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满的人间,它能达到最极致的状态——人间绝对就是净土,人们都能过着非常理想的生活。
这样,在现实人生中,佛法的方向、方法、结果以及修行的主体,都非常明确了。通过长期学习佛法,归类总结以后,我们就很清楚这一生能为个人、为家人、为社会做什么。我们只要朝这个大方向努力,哪怕一个念头、一件小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就没有白活。
明白了这种方向,你哪怕只做一点点的善事,也都心安理得。生命有了方向,你在这个世界上会散发出独有的光明。这种光明不需要像太阳光一样,像电灯光也不错。晚上没有电灯光的时候,就是萤火虫的光照一下,也能看到手表上几点钟了,还是有用的,善事不计大小。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感恩,感恩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所有的老师、师父,使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更有内涵,感恩佛陀给我们的生命指出了方向。你拥有了生命,这个生命又可以更加丰富,这个丰富的生命又有了正确的方向,人生怎么能不感恩呢?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现实的生命可以通过修学戒律得以和谐地改善,这实在是一大幸福的事情!经过戒定慧的修学,定力可以开发智慧,当然智慧也可以在听法的时候闻思得到,但是我们不着急,慢慢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接触佛法的时间有长有短。你不要跟出家师父比,出家人是专业的修行人,每天念几个小时佛,打坐几个小时。你也不要跟某一个居士比,因为人家可能有时间,有前提条件。你就跟自己比,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以后,看看是否把佛法落实在了自己的行为中,看看自己是不是离苦得乐了,方向有没有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