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永嘉大师的语言非常简练,用短短的两句话就概括了修学佛法的最终极的问题。先观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狭义的三界就是指天道当中的三界,也就是欲界的六层天、色界的十八层天和无色界的四层天,加起来是二十八层天。广义的三界还包括欲界里的前五道,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这五趣,叫五趣杂居地,加上天界的八地,凡夫的境界共分为三界九地,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全部内容。
先观三界就是先要观察清楚凡夫六道轮回的生命过程,也就是凡夫的生命总是在三界里循环往复地运转。恶心得恶报,就入了三恶道,面对可怕、痛苦、恐怖的境界;善心得善报,就能得到欲界的三善报,无忧无虑生活一段时间;如果再能修习世间禅定,那就进入了色界和无色界了,可以得到天神的快乐享受。这就是一个凡夫所能具备的所有生命状态了,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任何境界都不可能长久,天界的天神生活得再好、再快乐,也蕴含着极大的痛苦在里面,因为福报一尽,就不得不离开,又要转生到别的地方去忍受各种辛苦和磨难,佛教讲“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再想得到人身都很困难,天界的快乐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得到,正是所谓“难得而易失”。
佛经里有个佛陀教化难陀的故事,王子难陀出家后非常想念美貌的王妃,总想还俗,不好好修行。佛陀观察到他的因缘即将成熟,就运用神通带他去观察自己轮回中的来生境界。佛带难陀在天空上飞行,经过一片森林时,看到一只耳朵、鼻子、尾巴被火烧焦的老母猴,佛就问难陀母猴与他的王妃比较如何?难陀说母猴太丑了,哪能和王妃相比?他们飞到仞利天后,看到了五百位极美的仙女,佛再问难陀,这些仙女与他的王妃比较又如何?难陀回答说王妃简直就和老母猴一般丑,哪能和仙女相比呢?而这五百位极美的仙女异口同声地说,她们都在恭候夫君难陀,难陀因为随佛出家修行的功德,死后会往生天界享乐,她们都是侍奉他的妻子。难陀听了不由得心花怒放,决定马上回去好好修行,不还俗了。
可是佛陀却不着急,又带他来到了阿鼻地狱。地狱里支着一口大锅,锅里什么都没有,炉子也未点着,狱卒在旁边打瞌睡。难陀问狱卒在等谁,狱卒回答说:“我在等释迦佛的弟子难陀,他因不用功修行,不能证果出轮回,会因随佛出家功德往生天上,寿命千岁,享尽风流快活,可千岁一过,功德耗尽,又会因不修梵行、喜欢淫痴的罪行落入地狱,这口火锅就是等他来受用的。”难陀听了之后,不由吓得汗毛倒竖,知道了无常的可怕,对三界生起厌离心,一心修行,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这就是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的修行过程。如果能清楚地观察三界,自然就会生厌离。我们平常对自己的人生是很不了解的,所以妄想会很多、消除不了,总觉得自己的妄想很有价值,很值得按照妄想去生活,以世俗学来的知识不停地去实现妄想,妄想又会筑垒起来更高的欲望,人生就变得很忙很累很烦恼。其实就算所有妄想都实现了,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对自己以后的生命并不了解,也就不能负责,如果了解了,像难陀尊者一样,我们自然就会明白轮回的生命毫无意义,因为轮回就意味着无常,无常就是痛苦的根源。
三恶道我们且不讲了,地狱、恶鬼、畜生的境界是非常可怕的,谁也不想去。即便我们做好事求好报,往生了三善道就能快乐了吗?确实可以快乐一下子,但这个快乐是不究竟的,因为这种快乐里蕴含着极大的痛苦,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
什么叫快乐里面有痛苦?就拿我们现实的人生来讲,没有得到快乐的时候,我们要不停地去追求、去想,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痛苦的;得到快乐以后,我们还需要去保护它,保护也是一种胆战心惊的过程,一边享受快乐一边又怕失去,无形当中在内心就埋下了痛苦的根;那最终的结果呢,随着境界的变化、生命的死亡,必定会失去快乐,再进入下一个轮回,又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所以任何快乐的起因和结局都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观三界就能生厌离的最大的原因。
六道就如同六条道路,我们可以去选择、调节,却没有出路,有时是荆棘丛林、寸步难行,走一步就痛苦一步,感觉非常艰难;有时也能感觉极其轻松、浪漫、舒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境界,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我们如果拥有很浪漫的心情,就会觉得非常幽雅、非常美好,如果我们心里有所牵挂,这种境界就非常痛苦。所以人生环境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内心世界去调节,但是作为凡夫,我们所调节的结果只有痛苦和快乐两种,其实这就是三善道和三恶道的境界,而且这两种结果都是不稳定的,不永恒的,心境会变化得很快,所以我们欲界也被称作“五趣杂居地”,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时间会忘记一切”,无论我们多难受,也会为自己而感动,无论我们多快乐,也总会有失落的感觉,快乐了还会痛苦,痛苦了也还会快乐,来来回回,循环不已。即使到了天堂的最高境界也有掉下来的一天,即使入了阿鼻地狱也有再见天日的时候,因为凡夫心就是这样有善有恶,不可能脱离出去,所以感得的六道轮回就是死胡同一条,转来转去没有出路。观察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随妄想转了,才有机会找到出路。但是末法时期,凡夫靠自己解脱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凡夫都有我执,解脱首先就要把我执破除掉,自己去否定自己,善根不深厚的人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人生有两条出路可以解脱轮回,第一条就是解脱道,发了出离心的人所证得的境界。自己能够解脱轮回困扰,从此不再有生命的困惑,可以安享生命的美妙,所谓“人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去感受生命的风花雪月,却不会被任何境界所干扰,非常洒脱自在。第二条就是菩萨道,也叫菩提道,是发了大菩提心的人才能证得的最高境界。当我们觉悟了缘起性空的生命真相时,当下就能不在轮回里涉足了,就能实现我们的菩提大愿。这两条出路都非常高妙,轮回里的凡夫可能连边都摸不着,那谁能够带领我们走出这六道轮回呢?次亲善友求出路,亲近善友就有出路了,因为善知识是知道这条出路的人,他也有带领我们走出轮回的愿望,所以我们找到善知识就有救了。
破除了我执的圣人都是善知识,包括罗汉、缘觉、菩萨、佛,但罗汉、缘觉属于自了汉,自己解脱了,并不太想度众生,所以不能算大善知识,而菩萨和佛陀都有大菩提心,永远不会舍弃一个众生,会不舍一法地救度我们,所以叫大善知识。严格地说,佛陀是大善知识,僧宝也是善知识,所以皈依三宝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依靠善知识。善知识也包括在家的居士菩萨,俱足善知识功德的人,我们都要去亲近,向他学习请益。
(二)如何亲近善知识
有位藏地的师父说过,现在不是善知识少,而是我们都不具备弟子相。如果没有弟子相,善知识就不会现身,因为他出现了也没有用。如果我们不知道亲近善知识的礼仪和修法所应该具备的态度,就会对师、对法都产生轻慢、甚至毁损,反而增加了我们造恶业的机会。所以永嘉大师花了很长的篇幅,一步一步地来教我们如何具备弟子相。前八条是教给我们应有的礼仪,后面四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志向和修行态度,只要修行人内心生起了这两种应有的素质,那善知识肯定会现身说法,我们也不会为找不到善知识而难过了。
第一,朝晡问讯,存礼数故。
首先对善知识要很有礼数,礼数是指礼貌、礼仪的等级,要有待师的规矩,不能破、也不能减。什么礼数呢?就是要做到朝晡问讯,问讯是问候、问安,朝是辰时,现在的早上七点到九点,晡是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对善知识至少要做到早晚两次问讯,问问师父身体是不是很安,有什么训示等等。
在家居士往往在皈依以后,好像就万事大吉,很少再跟师父联系了,严重的可能师父死掉了也不知道,这样的弟子就很差了,没有办法受到师父的指教,自己也进步不了,白白浪费了师徒缘分。
所以我们不能把善知识给忘记了,再忙也要经常问讯,至少半个月要和师父联系一下,看师父是不是还健在。但就算我们没有时间修法,如果能想着善知识,时常问候一下,这都是有功德的。尤其现在联系都非常方便,手机、短信、网聊上留言等等,这一条我们应该比古人更容易做到,主要看我们内心是否有善知识和法的位置了。
第二,审乖适如何,明侍养故。
因为要知道如何服侍、安养善知识,就要善于观察。审是审察,观察了解,违背为乖,恰当为适,也就是要观察善知识的喜好和需要,知道如何去侍养善知识。缺乏的东西要及时补充,需要帮助时要去协助料理,让善知识不用操心杂务,生活能健康、清闲、舒适,更有益于弘法利生。
有时我们在家居士去看望师父时,也不问师父到底合适不合适,就送来一些东西,师父用在哪里都不合适,不用又违背了大家的愿望,就让师父很为难。这是弟子侍养师父时,应该避免出现的问题。
第三,问何所作,为明亲承事故。
承事是承担善知识所交付的事情的意思,亲是亲自,因为要明白如何才能帮助善知识处理好事情,比如帮助弘法、处理杂务等等,要经常问善知识是否需要自己去做什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问了以后,如果善知识确实有需要,那我们有能力就尽心去做,如果没有这方面能力,那就不用做,可以在其它方面帮忙,所以经常要询问清楚。
亲承事是非常重要的,不单是增长福报,所谓“近朱者赤”,说严重些我们的法身慧命就攥在善知识手里,当我们跟随在善知识身边亲承事时,哪怕是看他如何在日常的行为中待人接物,都能得到智慧的提升,都能受到善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就会增长我们的法身慧命。
第四,瞻仰无怠,生殷重故。
瞻仰,瞻就是看望、瞻视,仰是仰望,怠是怠慢、懈怠,殷重就是殷勤尊重的意思,就是我们要非常景仰善知识,非常希望学习到他的心法,不要懈怠。
有些人就没有瞻仰尊重之心,总是挑善知识的毛病,那你就没有弟子相,也学不到善知识的优点。因为我们凡夫所看到的毛病,在善知识那里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缺点,因为菩萨常常会示现“扶习润生”,也就是依靠着剩余的习气受生于三界,度化众生,凡夫看这些都是习气、毛病,但在善知识那里就是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了。
比如妄语,就是说假话,属于四大根本戒律之一,很严肃的,可释迦佛在世的时候,碰到一个猎人追打一只兔子,兔子跑到佛陀身边藏起来了,猎人就问佛陀看到兔子没有,佛陀说没有看到,结果就让兔子得以逃生,也让猎人免了一次杀生的罪过,因此结了善缘,将来可以把他们全度化过来。那佛有没有犯妄语戒呢?当然没有,戒律不是死的,不能随便开,但要开的时候就必须开,不开才是犯戒,这就是佛陀智慧、方便的地方,也是凡夫众生不可思议的地方了。如果我们作为弟子看不到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就认为,“怎么他还能打妄语?看来不是真善知识”。或者说“我们也去打妄语没有关系”。那就完全错误了,那我们就是个瞎眼弟子,对善知识没有信心,也得不到他所传授的法益。所以我们对善知识要敬重瞻仰,不能生懈怠,要生殷重心,好好跟随善知识学习。
当然这是讲对于真正的善知识我们要瞻仰无怠,并不是要我们作个糊涂弟子。作弟子也要有“择师眼”,能够准确地选择真正具相的善知识,选择标准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八功德。
另外,我们如果瞻仰无怠,就能领会到师父的发心,如果他发心是为众生,那就是真的善知识,在戒律上有开许也是为度生的方便,并没有违背戒律的精神实质;如果他发心总是从自我角度出发,只为自己考虑,那无论外表如何,都不是我们依止和修学的对象。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瞻仰无怠,对方绝对是我们的善知识,这是非常奥妙的地方。讲一个故事,有个弟子供养一位出家人,用过斋以后,请他上座,然后自己很虔诚地跪下问法,请他开示佛法的深义。可是这位出家人是个烦恼和尚,自己并没有开悟证果,被居士这么一请法,什么也讲不出来,又没有办法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感觉很苦,在座上不由得叹道:“苦啊!”,居士一听,“对啊,我是很苦啊!这个师父说的真对”。于是头都不敢抬起来,想继续听。这个出家人一看居士把头低下不看自己了,就赶紧下座溜掉了,居士因为很专心,一点也没有发现,伏在那里半天,看师父什么也没有讲,抬头一看,师父不见了,法座空了,结果居士恍然大悟,“原来苦是空的啊!”他就解脱了,那这个烦恼和尚就是他的善知识。
所以发心殷重很重要,对善知识很有信心的话,我们对他所传的任何法门都会非常受用,否则再高妙的法门我们也不会珍视。所以永嘉大师才婆心恳切地告诉我们这些尊师礼仪,就是为了让我们先具足弟子相,才能与法相应。
第五,数决心要,为正修故。
数就是数次、多次的意思,心要就是心得体会,正修就是进入心地法门的修行,只有修心才是正修。心是看不见的、层次又很多,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师父传给你法以后,为了少走歪路、岔路,我们要多次地、不停地去总结自己内心的体会,比如我现在对佛性怎么理解,对解脱怎么理解,对持戒怎么理解,甚至对做人、做事、禅坐、弘法怎么理解,我以后打算如何去做等等,都要经常去总结,然后去请教善知识,看自己这些心要对还是不对,还存在哪些问题。善知识因为是过来人,对你的修行层次会很了解,哪些是进步的表现,哪些是存在的误区等等,会对你的修行做些适当的调整,这叫数决心要。这样我们的进步就会很快,也会很稳妥,不会出现走入歧途等等的麻烦。
第六,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
解是理解,简是文字、书信,就是要随我们所理解的佛法义理,写一些简单的文字性的心得体会呈给善知识看,请他指点,就像交作业一样,这样做是为了验证自己对佛法的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这一条和第五条是有区别的,第五条是偏重于实修上的心要是否掌握得透彻,属于战术上的问题;第六条偏重于教理的学习,属于战略上的考虑。我们都要请善知识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便我们修学上能够做到教观并重。
第七,验气力,知生熟故。
生是陌生,熟是熟悉,修行佛法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和恶法越来越陌生,和善法越来越熟悉;和散乱越来越陌生,和禅定越来越熟悉;和烦恼越来越陌生,和智慧越来越熟悉;和诸识越来越陌生,和自性越来越熟悉;和生死越来越陌生,和解脱越来越熟悉……熟悉的程度就是修行人的气力,验就是勘验、考验,看自己对这个法的修行能打多少分。
比如说我们修坐禅,会有气脉打通的过程,到底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禅定的觉受,心境有什么转变,对境时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等等,这些都是修行力量的体现。有善知识在身边,他就会随时勘验,看我们对治烦恼有没有气力,所学的方法用得是不是熟悉等等。
第八,见病生疑,堪进妙药故。
见是见解、知见,病是不健康、不正常,见病就是见解不准确,因此就会产生疑惑、怀疑,会生疑,不敢肯定。这就是修行上出问题了,法身慧命不健康。有善知识在旁边,他就会给我们开“妙药”,我们进药以后,法身慧命就会恢复健康,继续成长了。
所以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和内心的烦恼,我们都要及时听取善知识的意见,不能隐瞒不报。善知识会告诉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给我们妙药,就能防患于未然。有些人在坐禅当中出现错误,病入膏肓了都不敢说,到最后可能连善知识也无能为力了;还有些人是不服药,总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吧?结果等问题严重了,自己害怕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就要亲近善知识,以便病时能及时得到良医和良药的救治。
后面四条就是修行所要具备的态度了。如果我们亲近善知识以后,没有这四种态度,那善知识也不会轻易把法传给我们,因为我们还不是法器,法传下来也兜不住,会给我们上路修行带来障碍,所以不能授法;如果四条全都完备无缺了,那就是难得的法器了,修行任何一个法都能够成就。那如何才能成为法器呢?
第九,委的审思,求谛当故。
的是准确、得当,委是详细的意思,委的审思就是详细准确地审察和思考,我们修的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是禅定还是智慧?修行的目的是不是明确?下手处准确不准确?等等,我们都要认真去思维和了解,这是因为求谛当的缘故,谛是真谛,真理,当是恰当,恰到好处,修行很讲究恰到好处,所以需要委的审思。
比如我们刚发了出离心,还没有发菩提心,然后我们选择布施作为正修行,那就不恰当,做起来会很难很难。因为在修布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别人痛苦,会生厌离心,会觉得轮回真是太苦了,我要赶快去修行,赶紧逃跑。看到众生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又想那样,你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可笑、很麻烦,这就是没有谛当。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再去修布施,就谛当了,因为发了菩提心的人看所有众生都和佛一样,无论他多坏都不会心生厌离,都会非常恭敬他,这是源于同体大悲的力量。所以我们需要详细地审查自己的思想境界,思考所修行的方法是否得当,这也需要善知识的帮助。
第十,日夜精勤,恐缘差故。
精是精纯不杂,勤是勤恳不放逸、不懈怠,缘是因缘、缘分,差是错过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从善知识那里得到法以后,一定要日夜用功,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地修行,直到得到圆满的受用为止,才能再求下一个法。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善知识,他可能就专精一门,但这一门只要你学到手了,就终生受益。
这就和当学徒一样,我们专心跟着一个师傅学上三年,掌握一门技巧,那就会终生受用;如果不专心,今天学学泥瓦匠、明天学学木匠、后天又去学编筐,万一师傅一走,我们还是什么都拿不起来,一样也不行。
所以我们跟一个善知识学一定要学到受用为止,不能松懈马虎,要日夜精勤,因为恐缘差故。任何因缘都是有定数的,我们和善知识有这段师徒之缘,就要好好地感恩、珍惜,利用这段缘分来认真修行。如果我们东修两下、西修两下,哪个都修不好,等缘分一过,我们再想挽留也挽留不住,那就很可惜了。
佛门里常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人身确实非常难得,佛经里讲得很明白,持五戒才能得人身,那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现在谁能百分之百持得了?如果我们觉得五戒非常难做到,就应该知道现在这个暇满的人身有多难得了。
佛陀曾抓起地上的一把土作比喻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场轮回下来就是这个下场,谁能保证自己还能得人身呢?尤其是得到暇满的人身、能听闻到正法的人身,更是难上加难。佛也曾比喻过这个难度,就如同一个瞎眼的乌龟在大海里漂流,偶尔把头钻进了一个中间有空的浮木一样,几率之小可想而知。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现在日子好过,就随随便便地浪费掉。我们现在能听闻正法,那真是无量劫的善根因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要日夜精勤,才对得起这份善缘,否则哪一天缘分不具足了,再想修行就没机会了。这是永嘉大师,也是历代祖师大德的肺腑之言。
第十一,专心一行,为成业故。
如果说日夜精勤是态度问题,那专心一行就是如何用功实修的问题了。行就是行门、法门,专心就是一心,不能三心二意,这样修行才能道业有成,所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为成业故,成是成就,业就是道业。
永嘉大师告诉我们,无论修行哪个法门,都要二十四个小时用心在这个法门上,日夜精勤。比如我们修念佛法门,就一心念佛,不涉余事,这是一行,是指修,不是指学,其它法门还是可以学的,但修的时候不能杂修,要专心一行。如果今天持这个咒,明天持那个咒,后天又念佛、还想弄弄禅定,忙得不亦乐乎,心不知道安在哪里,越修越乱,离道就越来越远了。
所以有句话说“志当存高远,心不外平常”。我们大家心要简单,学要广博,志向要很高远,但是心要安住在一个修行方法上,平平常常地用功,才能成就我们的道业。
第十二,亡身为法,为知恩故。
亡身为法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内心的认识上,不要总以为有个“我”,有个身体。《法华经》云:“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为了佛法可以舍弃身命,为法忘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世间的五欲六尘和内心的贪嗔痴所转,抽身在烦恼痛苦之外,像个大死人一样,才能修行进道,这是广泛的意义。第二层意思就简单了,就是我们用功修法的时候,要把身体忘记掉,什么痛啊、痒啊的都不管,专心一行,安心在法上,这样就能得到法的受用。
比如我刚开始练习打坐时,先修五分钟的白骨观,感觉身体坐在那里已经是一副白骨了,和死掉了一样,但既没有堕地狱也没有上天堂,还不知道到哪里去,那这时我就很专注了,生怕轮回的这些六道之光会粘着我,生怕世俗的善恶是非再来粘着我,一心坐在那里念佛,这样子打坐进步得非常快,本来只能盘半个小时,这么一观照,两个小时也没问题了,这就是亡身修法的好处。所以连老子都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倘若无身,何患之有!”如果能把身体忘记掉,世间的烦恼何处安身呢?
但我们执着身体习惯了,对佛法又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悟,那就很难做到亡身为法,除非我们真的知道了修行的意义所在,真的发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才会感恩佛陀、感恩善知识、感恩十方无量的众生。这种感恩心生起来,我们才能真的做到亡身为法,进步就比坐火箭还要快。如果做不到亡身,那修行就是爬天梯,一步一步地,又累又危险;如果再懈怠懈怠、流连流连,那就是蚂蚁上高山了,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呢?
这就是亲近善知识的最重要的十二条,具足了这十二条,我们就是如法的具相的弟子,任何一个善知识绝对都会愿意度我们,都会愿意给我们说法。甚至当我们具备这十二条以后,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山河大地都会现善知识相。所以大家要记住这点,不要再哀叹善知识越来越少了,我们要从内心去检点自己,看我们是否具备了这十二条弟子相。
(三)不亲近善知识有什么不好
其信力轻微,意无专志,粗行浅解,泛漾随机,触事则因事生心,缘无则依无息念,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
这就是不亲近善知识会出现的问题。其是指没有亲近善知识的修行人,信力轻微,对善知识信心不足,对佛法也是一样的态度。你说他不相信吗,他也信,也偶尔来听听、看看,但意无专志,不能专心修行,很浮躁,没有主心骨。粗行浅解,对佛法理解得很浅,行为上也不能如法,所谓“浅尝辄止”,深入不下去,稍微了解了一点就以为自己全懂了。永嘉大师说的虽然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起来了,更是一个浮躁的世界,这样得过且过的人就更多了。
泛漾随机,泛漾就是随大流,大家怎么样我也怎么样,就像把石头扔到水里,会“扑通”一声,起个水花,然后会泛出波纹,荡漾开来,这叫泛漾。泛漾的波纹是一层一层扩大的,也越来越微细,泛到最后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我们现在修法不就是这样吗?刚开始听法,遇到善知识时,都很踊跃,觉得佛法太好了,师父太好了,道场也太好了,我遇到他们真有福气,一定好好修行,结果没几天,热情就小了,再过几天就又想去随便浪荡了,最后世俗因缘、机会一出现,可能还会挑佛法和善知识的毛病,就完全不修行了。“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随着自己凡夫习气又流浪去了,这就是泛漾随机。
触事则因事生心,因为没有善知识指导,遇到事情就被事情转了,好事就开心,坏事就害怕,起心动念乱个不停。缘无则依无息念,境界过了,没有事情的时候,觉得心里没有什么妄想了,自己就很得意,以为自己心安了,佛法很有受用。其实这都错了,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违背了佛法却不自知,也没有亲近善知识去请教,那就根本谈不上是什么修行了。
我们修行时总觉得妄念很多、很乱,如果不亲近善知识,不懂佛法修行道理,就会以为妄念停下来,没有妄想就是解脱了,所以特别想止住。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了,因为真正心地的修行并不是“止妄念”,而是“转妄念”。
妄想停下来只是一种定境,并不是解脱境界,打开了无漏的智慧才叫解脱。妄想止得住固然不错,但必须要有智慧来驾驭,如果妄想停下来,却没有智慧觉照,那就是外道。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感觉没有妄想、心里很安时,就会以为自己悟道了。这样去修不但我执很难除掉,还极有可能就成了天魔外道,那麻烦就大了,所以不亲近善知识很容易造成类似的问题。
那妄念靠什么转呢?就是靠智慧、正知见来转,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能转过来就不会被妄想所惑。所以我们把修行上不去的原因归结到妄念上是错误的,就像把败国亡身之罪归结在女人身上一样。君王都是需要女人的,只要君王有智慧,即使妻妾成群也不会被女人控制住;我们其实需要有妄想,没有妄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了,还谈什么成佛度众生呢?只要我们有了智慧,妄念就会为我们服务,我们却不会被妄念所控制,如此修行才能成就菩提大业。
永嘉大师告诉我们,修行没有善知识的指导就是盲修瞎练,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因事生心为动、为有,缘无则息念为静、为无,两者都是和境界相对的,内心并不是动静一如的平等观,而是有无相对、有得有失的凡夫见。执着在这上面,却以为自己修行很得力,那危险就很近了。
其实生命就是有动有静、有止有观、有定有慧的,但一定要等观,动静一如、止观一心、定慧等持才是完美的生命,不等观就是畸形发展。我们平常的凡夫心都是非常散乱的,没有定也没有慧,修行之后呢,又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追求定,一坐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却没有智慧,一点小境界来了都看不开,掉在里面出不来,定力好嘛;另一个是追求慧解,喜欢听闻经教,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可因为一点定力也没有,习气转不过来。这两种都是畸形的修行,有无两样患得患失,动静不能等观,这也是不亲近善知识容易出现的问题。
其实当我们还在修行的路上行走时,并没有驾驭所有境界的真实智慧,常常会被境界所转而不自知,而善知识却是慧眼如炬的,能带我们从迷阵里走出来。而且在一定阶段内,修行境界越高,越需要善知识的指点,因为这时候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大问题了,就像车开的速度很快时,方向稍微打错一点,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只要我们还在修行路上,就必须随时有善知识的保护和不停地调教,不亲近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