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释名者,次初禅后故说二禅,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亦名无觉无观三昧。所以者何?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地持论中,说名喜俱禅。此定生时,与喜俱发故。
禅定是减法,是把心里的负担逐步减掉,也就是禅定越深,心里的东西越少,越来越趋近于心的本来面目。初禅是禅定的初步境界,寻伺喜乐舍俱全。二禅是针对初禅而说的,觉受更深入了,所以要在初禅的五支基础上,去掉寻伺二支,才能进入。所谓“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第二心就是觉观这两心,觉和观是有共心的,也就是专注的心,把妄想绑定在身体十六触的触当中就能进入初禅;但是到了二禅,不能再用妄想去专注了,用妄想产生的觉受还是很累的。这就象我们打球一样,虽然玩的时候很开心,但身体会感觉很累,如果有能让我们既不累、也很开心的方法,那我们自然就不会再去打球了。
二禅就是如此,心进一步专注后就会发现,寻伺其实很累,产生的快乐也很粗重,因此想要更微细的、更轻松的、更自然的快乐,也就是无觉无观三昧,把觉观都断掉。觉观就是寻伺,是用心去造作快乐,如同催眠术的暗示一样,暗示以后再用非常专注的心去寻找这种身体的触觉,所以觉观确实很累。虽然如此,我们想不通过觉观直接进入二禅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在初禅的基础上把寻伺停下来,才可以达到二禅境界。也就是你用心去专注体会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很舒服了,慢慢习惯了这种舒服,就自然会把用心的部分去除掉。这就象我们学写毛笔字,开始一定要临帖,不临帖就不知道怎么写,临到一定时间后,不看字帖就能下笔有体,不会乱写了,而且写的肯定比临帖时要好。觉观就如同临帖,我们慢慢习惯了禅定的受用之后,自然就不再需要觉观,就只剩下快乐的觉受了,所以从二禅开始,就是无觉无观三昧。
从初禅进入二禅,也要经过中间禅,“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中间禅就是未到定,身心一片空白。我们知道,从欲界定要经过未到定才能进入初禅,那么从初禅进入二禅也必须先经过未到定。这两个未到定的功夫和境界并不是一样的,虽然车都停着,都挂在空挡上,但前者断绝的是欲界觉受,如同拖拉机挂在空挡上,后者断绝的是初禅的觉观,如同是宝马车挂空挡,感受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觉观虽然快乐,但还是动相,还要起心动念去造作,所以比较粗、比较累,那么我们继续用功内净,把心进一步清净下来,经过中间禅把初禅的觉观净化掉后,离开觉观,二禅更加清净、微细的觉受就会生起来。
这就像我们听课,心比较乱的时候,我们就要先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心去听,强制一下,才能慢慢专注下来听课了,这样习惯了以后,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告诉自己要用心听课了,这时反而会听得更专注。所以初禅要用心去觉观,还比较粗,二禅以后就不用了,因为这时候心已经很听话了,我们不用心所达到的效果比初禅用心的效果还要好。
所以禅定的修习特点就是要不断地由动至静、由外至内、由乱归净,直至归无所归,净无所净,止而非止,就达到了禅定的最高境界。二禅就是把初禅的觉观净化掉,内净,当内心清净的感觉生起的时候,觉观自然就没有了。“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觉观断绝则内心默然,称为圣默然定。默就是沉默、清净、寂静,然就是样子,内心不再有动摇的了,不再用心去专注了,没有起心动念了。
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语言灭就是没有思想、语言了,所以二禅以后的境界就没办法说了。初禅的感受还可以用语言表述为十六触,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二禅去掉了觉观,没有特意去专注了,就没办法去形容了,只能默然,说不出来,比如能不能把快乐讲出来呢?其实快乐是讲不出来的,我们讲出来的肯定是有对境的,比如得到了什么会很快乐,没有对境的快乐是无法说出来的。所以禅定的快乐只能用喜乐去形容,但是真体会到喜乐的时候你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所以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是冷是暖只有自己知道。
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如果得到无漏正慧的圣人修行进入了二禅,就称为圣默然。凡夫修行从初禅进入二禅只能叫默然,不叫圣默然。圣是有无漏正慧的人,指超越了自我、不再有我执的人,也就是开悟的人、见地打开的人。没有无漏正慧就是凡夫,所以凡夫和圣人是以智慧来区别的,并不以禅定境界来衡量。禅定是功夫、是定力,不是见地、智慧,定与慧不能混淆,也不能只重一边,要定慧等持。
见地就象眼睛,有了眼睛我们能看清前面的路,就知道人生该怎么走;禅定功夫就如同脚力,脚力好就走得快,解脱得快,没有脚力就解脱不了。见地打开却没有禅定的人就如同小孩子,虽然有眼睛能看到路,却走不动;只有禅定功夫的人就如同盲人,虽然走得快,却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比如说我们见地打开,见惑破掉了,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诸法无我的真相我们已经见到了,就是预流位的圣人了,可是因为还没有禅定功夫,生活当中照样有烦恼,所以预流位的圣人还需要修学禅定,培养定力。
凡夫修得禅定后,对佛法就再没有怀疑,这样学习教理进步就很快,智慧就容易打开,而且打开时境界会很高,因为初禅就已经高出欲界,进入色界了。而没有定力的时候智慧打开了,比如预流位的圣人,见惑断了却没有功夫,就只能还在欲界过凡夫的生活,只是心里没有迷惑了,遇到事情可以想得开,不执着了,但见惑破掉以后,再证得初禅,就是初果罗汉,就不是凡夫的定境了。如果已经有初禅境界,再见地打开,那马上就是三果以上的罗汉。也就是说二果罗汉和三果罗汉,虽然是圣人,所要破除的仍然是欲界的迷惑,欲界的迷惑破了,就能达到初禅的境界。所以圣人和凡夫都可以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又称为四果向,就是从三果到四果罗汉的过程要修行禅定功夫,要得到四禅八定后方能证得四果罗汉,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是破见惑的圣人——小乘罗汉的修行路线。
凡夫见惑没有破,没有无漏正慧时,修得了四禅八定,就还是凡夫,不能叫罗汉,也不能了生死。但转世福报会很好,可以生到色界、无色界的天上去,这是定力的福报。这种世间定既有入定,就有出定,比如三界内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岁,入定了就在天界很舒服,出定了就又随业轮回去了,这就白修了,那么好的定力不开悟,全都浪费了。这时如果见地打开,因为功夫好,马上就能证得三果罗汉以上的境界,了生死就比较容易,因此佛法的修行是以了生死为目的的,并不以禅定为目的,正修行要定慧等持。那么以无漏正慧进入二禅,就是圣人的禅定,叫圣默然。
“地持论中,说名喜俱,此定生时,与喜俱发”,二禅发起来的时候,是跟喜乐舍一起起来的,喜代表喜乐舍,二禅和初禅有三点区别:一是从觉受上,二禅更微细;二是在方法上,去掉了觉观,三是初禅对身体的觉受很在意,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二禅对身体的觉受已经不太在意了,但是它的快乐也能影响身体,整个身心都非常愉悦,所以说此定生时,与喜俱发。
其实整个四禅的修行,就是把五支相一个一个净化掉,最后证得一心不乱的过程,觉观喜乐舍是由粗到细排列的,觉是最粗的,观更微细些,舍就是一心,完全没有动相,所以最细。二禅先把觉观净化掉,三禅把喜净化掉,四禅再把乐净化掉。所以初禅是五支,二禅只有三支,三禅只有两支,四禅只有一支,就是一心。心专注到最高境界了,再没有分支了,就是四禅的最高境界了,再修行就要把一心也空掉,依此进入四空定。
二禅是从喜开始的,因此从初禅进入二禅时,先要通过中间禅把比较粗的觉观停下来。觉就象我们开电灯开关一样,打开电灯就要有动作,观就象电灯已经打开了,就不再需要动作,照着就行了,所以观是没有动摇的。但是觉的时候要有动摇的过程,因此觉比观要粗;喜是心跟身体直接接触后身体的感觉,比观微细,但比乐就要粗了。乐是内心没有表现出来的觉受,喜是乐在身体上的外在表现,所以喜更粗些。比如我们内心感觉很好时,脸上或身体上就会有所表现,心里的感觉就是乐,脸上的表情就是喜,大家一看就看得出来这个人很高兴,但心里的感受却看不到了。一心则更深入细致,把喜和乐也舍掉了就是一心,非常清净,非常心安的感觉。
所以修行是心越空越好,负担越少越好。比如欲界凡夫的需要非常多,财色名食睡,各种欲望都想去满足,那就很难达到初禅的境界。初禅的人是超越了欲望的,就是没有了对身外之物的欲望了,把欲界的东西一点点放下,不受欲望的束缚了,就能进入初禅。如果我们虽然在打坐,心里却总想着怎么去赚钱、会客人、游山玩水什么的,就肯定什么禅也没有。
但放弃欲望并不是等死一样,不吃、不喝、也不做事了,只是不再会为这些事情去烦恼了而已,实际上有了初禅的境界后,我们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认真态度都会超过一般凡夫,甚至我们的智慧、分辨能力、各种境界都会提高。比如凡夫为了得到身外之物,会拼命去努力,因为他所有的支撑点都在这里,唯恐得不到,所以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只能得罪自己。一辈子忍气吞声地活着,非常虚伪,内心境界也很低落,到死时还会发现拼命追求来的东西也全靠不住,这样的人生就很悲惨了。
其实如果不被这些身外之物压住,每一颗心都是非常健康、快乐的。心里有很多东西的时候,就会喘不过气来,活得很累,禅修就是让我们这颗心学会放松,回归它本来的状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这个世间。最高的角度就是佛的角度,去慈悲智慧地处理事情,所以修行永嘉禅法的真正目的就是打开我们的智慧,看到心的真相,修得佛果。而四禅八定只是早期入门的一些训练,通过禅修把心清净下来,得到些禅定的法喜,我们才能对佛法更有信心,接下来看二禅的修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