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登录

心的层面比较多,而且都无相可寻,很容易走入迷途,所以修心是有渐次的,不是一下就能体悟到心性的。
  第一、凡夫的心意识
  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这是凡夫的意识范畴,意识是外界的反映,凡夫都是以觉知去了解万物的。比如听觉,了解声音,耳是根,声是尘,听到了声音就有了知;味觉,了解味道,舌是根,味是尘,感受的味道也就有了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产生了六识,六识都是凡夫的知,也就是意识。
  所以只要万物在,知就在,六尘没有了,六根、六识也就没有了。六根对六尘的觉知,就是凡夫觉知的状态,属于凡夫心的层面。
  第二、舍识用根
  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物。这就深入一步了,这三个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知是觉知的本身,即意识,是名词,作主语;第二个知是知道、了解,是动词,作谓语;第三个知是觉知的能力,即意根,作宾语。如果行人能反观自照,意识到自己有个能知之心、觉知外物的能力,比如我们都有听觉、视觉、味觉……有个所觉之物,必然有能觉之心,所以我们对外物有知以后,从知反观回来,就能找到能知之心,也就是觉知外物的能力。观察到能知之意根,即离开了外物的影像。
  物离犹知在,起知知于知。就算所觉之外物消失了,这个知还在。比如椅子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觉知到了椅子;椅子消失了,椅子的样子还在心中,我们不知道它存在哪里,可只要一想它就出来了。这就说明除了椅子,还有一个能觉之心存在,这个能觉之心并不因外物的消失而消失。比如听觉,并不因为声音的消失而消失,我们听不到声音了,但能听的这个觉知能力还在。起知知于知,比如我一想椅子,椅子就出现了,想就是第一个知,缘于椅子就是第二个知,这两个知都是从能觉之心生出来的,能觉之心就是第三个知。也就是听觉、视觉等都是起源于“觉知”,能见的色尘和不可见的法尘也是起源于“觉知”,没有“觉知”,六根就无从生起,六识也就不存在了,即《楞严经》所谓“原本一精明,分作六和合”,人的六种觉知都是起源于本觉的。
  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这个知是念头的意思,如果后念有了,前念肯定就已经灭了;并是并排、同时的意思,念头和念头之间前后勾连形成成串的妄想,前后两个念头并不能同时存在。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前知就是前念,只要能把前念灭掉、止住,后念还没有生起来,这个灭处就是知的境界,也就是第六意识妄想心停下来后,显现的意根——第七识的境界。如果你智慧上打开了,这就是第八识的境界了,在禅宗里叫做“根尘脱落”,既无能知,也无所知,根尘之间紧紧的勾连一下子消失了,能所也就消失了。到了这里,行人就明白了能所俱非真,能见之心和所见之物全都是假象。
  这个根尘脱落之处就是我们凡夫用心的恰恰处,就是凡夫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境界,既是破掉我执的关键一步,也是进入无门关的重要路径。所以用功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随时安到这里,不要随便跑掉,但安在这里是为了离开这里,等养得脚跟硬了,就像禅宗说的“脚跟能点地”了,就要进一步学会飞起来,一飞就能到空中去,从此就能练习在空中自由翱翔了。
  前则灭灭引知,后则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前念灭了,灭了又引起新的念头,新的念头又会灭掉,又会引起新的念,这样生灭不已,相似相续,就构成了轮回。
  第三、破除我执——意根
  今言知者,不须知知。这里所说的知,指的不是六识,但知而已,而是知本身。这在禅宗里称作“舍识用根”,从六根皆可以入手,比如观音法门就是以耳根入手的,而永嘉大师是从意根入手的。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念灭了以后,后面的念头不让它跟着起来,前后断续,前后的勾连就断了,中间自孤,中间自有一历历孤明之觉性。因为能觉、所觉已空,所以叫自孤,这就是第七识,修行奢摩他到了第七识意根境界后,就需要智慧的观照了。如果能于此“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时,当体不顾,起一个认识,把这个境界照破掉。我们到了这里就如同用身份证证明我们是人,其实人本来就是人,并不需要身份证来证明,明白了这一点,身份证——第七识就会应时消灭。
  第四、真心境界
  知体既已灭,知体就是知的体——意根、第七识,也就是我执,我执灭了以后,则豁然如托空,就像本来手托着的重物一下子空了一样,豁然开朗。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非常寂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只感觉无所得,这个无所得的感觉就是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即觉即空,即空即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虽然无所得,但又非同木石,这就是初心处,初步见到真心了。
  永嘉大师又用了八句话形容了真心的境界,叫做冥然绝虑,乍同死人。能所顿忘,纤缘尽净。阒尔虚寂,似觉无知。无知之性,异乎木石。”冥然是极其宁静的样子,绝虑是念头都断绝了,所以和死人差不多,能、所都消失了,一丝不挂,清净非常。宁定虚净,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其实无知的自性无所不知,和冥顽不化的木石完全不同。此是初心处,领会难为。这个初心处,虽然可以心领神会,但却很难证到。
  发送给朋友| 打印友好
永嘉禅法
Email:319072@qq.com
© 2005-2022
保留一切权利
苏ICP备12078232号